[实用新型]光亮等温正火生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5466.7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7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於文德;韩志根;张洪飞;施懂懂;杨志杰;汤善华;顾传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金舟电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8 | 分类号: | C21D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113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亮 等温 正火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合金钢的热处理设备领域,主要是一种光亮等温正火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用先进的等温正火技术代替一般正火,合金钢可获得较理想的等轴晶组织,显著提高机械力学性能,减少最终热处理变形。汽车摩托车、齿轮、精密零件制造行业中广泛采用该项先进技术。
等温正火生产线是实施该项技术的关键设备。现有技术中,等温正火生产线以推杆炉类型出现,加热和冷却设备无保护气氛,氧化脱碳严重。众所周知,采用推杆炉加热,推杆机构、料盘、料筐笨重,存在加热时间长,加热不均匀的弊端,产品质量波动偏大,能耗高,钢材烧损率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优质、节能环保的光亮等温正火生产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光亮等温正火生产系统,主要包括进料台、正火加热炉、密封快冷室、等温炉、水冷室和出料台,进料台、正火加热炉、密封快冷室、等温炉、水冷室及出料台依次连接并在内部形成贯通的内腔,进料台与正火加热炉之间设有前真空室,正火加热炉与密封快冷室之间设有过渡室,密封快冷室与等温炉之间设有后过渡室,水冷室与出料台之间设有后真空室,在贯通的内腔里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传动辊;所述正火加热炉、密封快冷室、等温炉、前真空室和后真空室的两端开口处均设有密封门,水冷室靠近后真空室的开口端面处设有水冷室门。
所述密封快冷室顶部设有密封循环风机,密封循环风机的进风口与传动辊的上端面之间设有热交换器,密封循环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路连接至传动辊的下端面。
所述密封快冷室内设有红外线测温装置。
所述密封门上设有提升装置。
所述传动辊上设有装载工件的料筐。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这种全密封的生产线结构,在保证氮气的保护下加热和冷却,实施光亮等温正火,加上高强度薄壁结构料筐的设计,使等温正火技术提升为光亮等温正火技术。采用全辊棒传输技术,传输速度无级变频可调,运转平稳可靠。传动辊炉内传输,炉墙辊棒处选用定型孔砖,采用优质隔热保温材料,两端轴承座密封安装,传输散热损失大为下降;料筐设计成高强度薄壁结构,重量减轻二分之一,不但提高了加热质量,还减少了料筐的无效能耗。与传统的推杆炉类型的等温正火生产线相比,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热处理产品无氧化,硬度散差小,节能省材成效显著,成为了热处理先进设备的理想特性,解决了产品质量波动偏大,钢材烧损氧化严重的问题,光亮等温正火实现了优质、节能省材环保的理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进料台1,传动辊2,料筐3,密封门4,提升装置5,前真空室6,正火加热炉7,过渡室8,热交换室9,密封快冷室10,密封循环风机11,红外线测温装置12,后过渡室13,等温炉14,水冷室15,水冷室门16,后真空室17,出料台18,氮气进口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这种光亮等温正火生产系统,主要包括进料台1、正火加热炉7、密封快冷室10、等温炉14、水冷室15和出料台18,密封快冷室10顶部设有密封循环风机11,密封循环风机11的进风口与传动辊2的上端面之间设有热交换器9,密封循环风机11的出风口通过管路连接至传动辊2的下端面,密封快冷室10内还设有红外线测温装置12。工件在等温炉14内进行等温转变。进料台1、正火加热炉7、密封快冷室10、等温炉14、水冷室15及出料台18依次连接并在内部形成贯通的内腔。正火加热炉7、密封快冷室10、等温炉14、前真空室6和后真空室17的两端开口处均设有密封门4,密封门4上设有提升装置5。进料台1与正火加热炉7之间设有前真空室6,运行提升装置5,工件从这里进入整个生产线。正火加热炉7与密封快冷室10之间设有过渡室8,密封快冷室10与等温炉14之间设有后过渡室13,水冷室15与出料台18之间设有后真空室17,水冷室15靠近后真空室13的开口端面处设有水冷室门16,便于生产线的真空锁气和出料。整个生产线在贯通的内腔里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传动辊2,用于将工件在整个系统中传输,也可通过控制传动辊2的速度,调整整个系统的运行,生产线的传动辊2上设有用于装载工件的料筐3,料筐3设计成高强度薄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金舟电炉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金舟电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54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面积抗反射导电膜连续磁控溅射镀膜生产线
- 下一篇:余热回收流化床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