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过滤器的大型铸件浇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6302.6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17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佳力风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龙祥 |
地址: | 311241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大型 铸件 浇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尤其是一种大型铸件的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铸造技术中,将金属液通过浇注系统浇注入砂型的型腔内的过程需要对金属液进行过滤以便形成高质量的铸件,如近年来的绿色环保产品——风力发电设备,对其铸件的技术要求很高,有-20℃、-40℃的低温冲击要求,每个铸件都须进行UT无损检测。然而现有技术的浇注系统在对金属液进行过滤时一般是通过下述几种方式中的一种进行的:
1、在横浇道中竖置过滤器;
2、在总直浇道中横置过滤器;
3、从横浇道2向其旁侧分流出若干内浇道8,在内浇道8中设置过滤器9(参见图3、图4)。
上述三种过滤方式中,前两种过滤方式的过滤面积小,不适于浇注大型铸件;第三种过滤方式的总过滤面积较大,但是要求内浇道较长,致使整个砂型体积较大,而且由于过滤器需要分别设置在不同部位的内浇道上,操作麻烦;进一步的,由于采用第三种过滤方式时金属液流经的路径较长,影响其浇注性能,难以获得合格铸件,废品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过滤方式操作麻烦、难以获得合格铸件、废品率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带过滤器的大型铸件浇注系统。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带过滤器的大型铸件浇注系统,包括总直浇道、横浇道和分直浇道,所述的横浇道将对应的分直浇道与总直浇道连通,其特征是:所述的横浇道内铺设将其隔离为上层和下层的过滤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以便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应用到上述技术方案:
所述的过滤层由泡沫陶瓷过滤器构成。
所述的过滤层由泡沫陶瓷过滤器拼合构成。
所述的横浇道位于过滤层上侧的部位设置有集渣器。
所述的横浇道至少为两个,它们位于同样的高度。
沿所述的横浇道设置分型面,所述的过滤层位于该分型面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横浇道内铺设将其隔离为上层和下层的过滤层,达到总直浇道与分直浇道隔离,当金属液由总直浇道流入横浇道后,含有融渣的金属液在上层流动并被过滤器过滤后流入下层,其间融渣全部被吸附在过滤器上,从而保证铸件质量。
2、使金属液通过过滤器后由紊流改变为层流,从而平稳的流入型腔,避免二次融渣卷入金属液中。
3、过滤器集中设置在横浇道中,而且可以用小面积的过滤块拼合成需要面积的过滤层,易于设置,过滤面积大,适合于各种大型铸件的铸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
图3为现有技术在内浇道上设置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中:
1—总直浇道,2—横浇道,21—上层,22—下层,3—分直浇道,4—过滤层,5—集渣器,6—上型,7—下型,8—内浇道,9—过滤器,K-K—分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该带过滤器的大型铸件浇注系统包括总直浇道1、横浇道2和分直浇道3,横浇道2将对应的分直浇道3与总直浇道1连通,横浇道2内铺设将其隔离为上层21和下层22的过滤层4。
具体的,过滤层4由泡沫陶瓷过滤器拼合构成;
横浇道2位于过滤层上侧的部位设置有集渣器5,用于积聚贮存过滤出来的浮渣;
横浇道2可以为两个,它们位于同样的高度,这样便于设置分型面[分型面为铸造技术的一个常用语,在铸造技术中,砂型一般由上型6和下型7(或者上箱、下箱)两大部分组成,分型面即是指上型6和下型7在合型状态时接触的部分];
沿横浇道设置分型面K-K,过滤层4位于该分型面K-K处,这样的结构更利于铺设过滤层4以及将泡沫陶瓷过滤器拼合成过滤层。
通过该浇注系统浇注时,金属液由总直浇道1流入横浇道2后,含有融渣的金属液在上层21流动并被过滤器4过滤后流入下层22,其间融渣全部被吸附在过滤器4上,从而保证铸件质量;使金属液通过过滤器后由紊流改变为层流,从而平稳的流入型腔,避免二次融渣卷入金属液中;而过滤器集中设置在横浇道中,而且可以用小面积的过滤块拼合成需要面积的过滤层,易于设置,过滤面积大,适合于各种大型铸件的铸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佳力风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佳力风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6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削刀具刀片的调整装置
- 下一篇:大型电动机外壳的热挤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