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吸尘器中的除尘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6735.1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50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建明 |
主分类号: | A47L9/10 | 分类号: | A47L9/1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4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吸尘器 中的 除尘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中的除尘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吸尘器正逐步走进人民的生活家庭和工作场所,为此,有科技人员不断地开发出具有新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如一申请号为CN01807570.3(公开号为CN1422187A)的中国发明专利《从一流体流中分离颗粒的设备》披露了这样一种设备,其包括一上游旋风分离器和相互平行布置的多个下游旋风分离器,每个下游旋风分离器至少部分伸入该上游旋风分离器的内部,此布置提供一紧凑和经济的设备,该设备特别适用于例如真空清洁器的应用中,其优势在于上下级的旋风分离结构的连接使用,分离效果好,但是缺陷在于气体阻力大,而且在积尘腔中大颗粒灰尘容易被气流再次吸跑,造成分离效果不能更好地改进提高,倾倒灰尘的结构没有在这个专利中进行描写,这些缺陷限制了其更好地使用。
还如一申请号为CN200410013986.2(公开号为CN1647741A)的中国发明专利《吸尘器的灰尘分离机构》披露了这样一种吸尘器的灰尘分离机构,包括前级旋风分离部分、后级旋风分离部分、用于连通前级旋风分离部分和后级旋风分离部分的连接通道,前级旋风室的顶部设有挡板,该挡板自前级气流进入通道的上方开始向下螺旋延伸,挡板上开有许多开孔。较重的大颗粒灰尘在被吸入前级旋风桶的内腔中后,会螺旋向下旋转,较重的颗粒灰尘会留在后级旋风桶内的底部,因此前级旋风分离部分可以起到对大的较重的颗粒灰尘分离的作用,有进一步改进,但是,由于大颗粒灰尘直接沉淀在前级旋风桶中,没有导引件,大颗粒容易被气流夹带,而且后级旋风分离器的出尘口直接对着积尘腔,容易将分离下来的小颗粒灰尘再次夹带走,从而影响分离效果,所以,需要进一步改进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实用、对大小颗粒灰尘分离效果好、不容易夹带的真空吸尘器中的除尘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空吸尘器中的除尘分离装置,包括设有总进风口和总出风口的桶体、及布置在桶体下层的单旋风分离结构和布置在桶体上层的并联旋风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上层和下层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开;所述的单旋风分离结构为设置于桶体下层带总进风通道的尘杯,总进风通道与总进风口连通,尘杯内的中心设置有筒形滤网罩组件,形成单旋风分离结构的出风口;尘杯至筒形滤网罩组件之间的空腔形成一级旋风通道,尘杯至桶体之间的空腔形成大灰尘收集腔,尘杯的上部开有连通一级旋风通道和大灰尘收集腔的排出口;所述的筒形滤网罩组件内的中心设置有内尘桶,内尘桶的上部穿出筒形滤网罩组件并进入桶体的上层,内尘桶的内部形成小灰尘收集腔,内尘桶至筒形滤网罩组件之间的空腔形成二级导风通道与桶体上层空间连通,内尘桶的上部开有连通桶体上层空间和小灰尘收集腔的开口;上层的并联旋风分离结构为具有多个呈环形布置的导风管的旋风分离器,各导风管通过一混合气室连通桶体上层空间和桶体的总出风口。
进一步地改进,上述的端盖里混合气室内设有将旋风分离器的导风管与总出风口分隔开的细灰过滤层。通过细灰过滤层能对夹带细小灰尘的旋风作进一步过滤,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的除尘分离效果。
为便于在尘杯上设置总进风通道,上述的尘杯由杯体和内下盖组成,内下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杯体下部,所述的总进风通道设于内下盖内,由于总进风通道设置在内下盖上,故加工简单,并总进风通道是倾斜设置,故可形成切向进风通道,使进风能盘旋起来,提高除尘效果。
上述的桶体分成桶体本体、底盖和上盖组成,底盖和上盖与桶体本体之间是可拆卸连接,桶体的总进风口设置在底盖的底部,桶体的总出风口设置在上盖的侧部。上述的底盖和上盖与桶体本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是采用卡接连接或螺纹连接。这样便于倾倒桶体及内尘桶中的灰尘颗粒。
为便于提拿找个除尘分离装置,上述的上盖上还设置有提手。
上述的旋风分离器包括基板、基板下部外周具有向下延伸的环状外墙,所述的导风管插设在基板上并呈环状分布,所述的外墙的外周面上部带有安装环边,外墙通过安装环边插接固定在桶体上。这样便于上层的旋风分离器安装固定在桶体上。
上述的隔板和旋风分离器之间设有密封垫。这样可提高桶体中上、下层之间的密封效果。
上述的各导风管以呈圆周均匀分布为佳,且导风管的个数以6~12个为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建明,未经沈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67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鼻用吸刮器
- 下一篇:电热水壶的水窗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