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排气系统三元催化器载体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6812.3 | 申请日: | 2008-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28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安聪慧;杜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排气 系统 三元 催化 载体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机排气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系统三元催化器载体保护装置。
技术背景
为了减少汽车发动机尾气内有害气体的含量,以便达到达标排放,在汽车发动机的排气口和消音器之间需要设置促进有害气体氧化的催化剂,含有催化剂的物料被喷涂到圆柱形的多孔载体上,载体被放置在位于消音器和汽车发动机排气口之间所设的载体保护圈内。为了保护载体,在载体与载体保护圈之间还设置有圆筒形的膨胀衬垫,以便载体能够稳定地保持在载体保护圈内。一般的三元催化器载体保护装置是由载体护圈(406钢丝)及膨胀衬垫(多用于美国3M公司)组成,包裹在载体四周采用压式及目前较为先进的捆绑封装方式来固定载体。由于膨胀衬垫的前端直接朝向发动机的排气口,膨胀衬垫易出现老化变形,从而减小或失去对载体的保护作用,在长时间使用或受发动机排气背压及排气旋转涡流的作用,经常会出现载体脱落及载体局部破碎现象,最终导致排气异响及尾气超标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汽车排气系统三元催化器载体保护装置所具有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排气系统三元催化器载体保护装置,它能够避免膨胀衬垫直接朝向发动机排气口,有利于膨胀衬垫性能的稳定,从而可为载体提供较为长久的保护,提高了载体的使用寿命,有利于保证汽车尾气达标排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排气系统三元催化器载体保护装置,用于设置在汽车发动机排气口和消音器之间,包括载体保护圈、设于载体保护圈内的载体、位于载体与载体保护圈之间的膨胀衬垫,载体保护圈前端设有前端旋压桶体,后端用于和消音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前端旋压桶体内设有端盖,所述膨胀衬垫的前端位于端盖旋压桶体之间的间隙内。端盖一般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它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前端旋压桶体内,可以遮盖住膨胀衬垫的前端,避免了汽车发动机排气口内高温、带有腐蚀性气体直接喷射到膨胀衬垫的前端处。
作为优选,所述旋压桶体呈锥形,所述端盖也为锥形,且它们之间的锥度相近,两者同轴布置在一起。两者均为锥形,便于布置,方便发动机排气口的排气,而且也使气体能够与载体上的催化剂充分接触,促进有害气体的氧化。
作为优选,所述端盖的后端扣接在载体的前端。两者以扣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增加了两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作为优选,所述端盖的后端设有沿载体轴向延伸的环状端口,该端口扣接在载体前端的外周面上。设有环状的端口既保证了端盖能够完全遮盖住膨胀衬垫,同时也能增加载体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端口与载体相接触的长度为1cm左右。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在前端旋压桶体内设可遮挡住膨胀衬垫前端的端盖,从发动机排气歧管内排出的高温、带有腐蚀性的强压气流不会与膨胀衬垫相接触,而是直接冲击到端盖内壁上,膨胀衬垫不易因此老化而失去弹性,从而能够较稳定地保护载体不受损坏,载体上的催化剂也能够为尾气中的有害气体提供较好的氧化催化作用,有利于尾气的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排气系统三元催化剂保护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2是端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汽车三元催化剂保护装置用于设置在汽车发动机排气口和消暗器之间,结构包括载体保护圈2、设于载体保护圈2内的载体4、位于载体保护圈2和载体4之间的、由弹性非金属材料制成的膨胀衬垫3。载体保护圈2的前端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前端旋压桶体1,该前端旋压桶体用于连接在汽车发动机的排气口位置处,载体保护圈2的后端用于和消暗器相连接。
所述前端旋压桶体1呈锥形,在前端旋压桶体1内设有端盖5,端盖5也为锥形,它与前端旋压桶体1的锥度相近。端盖5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它一般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前端旋压桶体1相连接在一起,它与前端旋压桶体1同轴地设置在一起。
端盖5的前端朝向发动机的排气口,后端扣接在载体4的前端部。端盖5的后端设有一与其连为一体的端口6,端口6呈圆环状,它沿载体4的轴向延伸,并且端口6套接在载体4前端部的外周面上。端部6与载体4相接触的长度约为1cm左右。
这样,端盖5在与载体4相连接后,所述膨胀衬垫3的前端即位于端盖5与所述前端旋压桶体1之间的间隙内,从发动机排气口内排出的气体直接冲击到端盖5的内壁上,而不与膨胀衬垫3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6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机底座的防震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复合真空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