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6915.X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04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建峰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浙江省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长,污水处理的量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农村分散型居民的生活污水基本不处理而直接排放,给环境照成极大的污染。这些居民点使用需要消耗能源的生活污废水处理器成本过高,使用砖砌方式构成的污水处理池则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解决了现有小型污水处理设备不能有效处理生活污、废水中的氨、磷、石油类、悬浮物、大肠菌、氮、动植物油脂等有害物质或营养物质,使其渗入土壤和漫于地表,使用能源的生活污、废水处理器由于成本较高,在农村居民分散居住的情况下较难推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将池体隔离成厌氧发酵池及过滤池的第一隔板,所述厌氧发酵池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连通厌氧发酵池及过滤池的回水管,过滤池后端壁设有出水管,所述过滤池内的第一隔板与出水管间设有过滤系统。
优选的,所述过滤系统包括设在过滤池底壁上的用于将过滤池下部隔离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过滤层一,所述第二隔板与出水管之间设置至少一组过滤层二;添加隔板使污水在过滤层内多次过滤。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两组过滤层一,所述两组过滤层一之间设置有将过滤池中部隔离的第三隔板;多层过滤,第三隔板使水流进行潜流。
优选的,所述第三隔板与过滤池侧壁密闭连接,所述第三隔板上端与回水管顶端持平,所述第三隔板下端与回水管的进水口II持平;使过滤更充分。
优选的,所述回水管的顶端位于进水管的进水口I下方,所述回水管的出水口II位于回水管进水口II的下方;污水在厌氧发酵池中更好的沉淀,再回水。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进水口III位于第二隔板顶端的下方,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III位于进水管的进水口I的下方;使水流进行潜流。
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一个盖板,所述盖板封闭厌氧发酵池;封闭整个厌氧发酵池。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开有一个清污口,所述清污口上设置有一个盖帽;方便清理厌氧发酵后的残留沼渣。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一和过滤层二从下至上分别为大卵石、中卵石、小卵石、粗砂;利用物理方式过滤。
优选的,所述粗砂上还设置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上栽有植物;利用生物吸收,还能美化环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水流的自然属性无须动力提升,不消耗能源,不需要建居住区外的排水管道,投资小,可以分建或合建,可利用河塘边坡、绿化地,不占良地,厌氧发酵后的残留沼渣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可作农肥和集中居住小区绿化的肥料,不存在剩余污泥的处理,可栽种观赏植物,成为一个景观,一举多得,净化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的二级标准,可直接排入到环境水体,也可作小区景观水体的补充水,或用来农灌、浇花草;在水资源缺泛地区是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措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流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建峰,未经朱建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69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碱渣废水生物处理设备
- 下一篇:膜设备压力能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