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针输液正压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6933.8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93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乐强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乾康 |
地址: | 325608浙江省乐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正压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无针输液正压接头。
背景技术
无针输液正压接头主要由外壳、底座、活动塞、密封圈以及不锈钢复位弹簧等部件组成,在无任何连接件与之连接的情况下呈封闭状态,保持无菌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活动塞下压打开液体(药液)通道,外力消失后活动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液体(药液)通道关闭。接头的阳性端头可任意连接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留置针、三通阀门等需肝素帽封头的端口,阴性端头可连接并锁住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完成输液、输血和抽血等治疗任务。现有的无针输液正压接头存在如下缺陷:操作时由于腔内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力不一致,使得操作比较费力;操作完毕后回流残液(血液)排放不均匀通畅;壳体和底座两端完全暴露在外,容易受到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无污染,输、注液时液体流动均匀通畅的无针输液正压接头,以克服现有无针输液正压接头存在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针输液正压接头,包括外壳、底座、活动塞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底座的内孔底面或内孔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外界相通的通气孔。
为确保输、注液时液体流动的均匀通畅,活动塞的顶端最好设为平面,顶端平面上设有一条或多条凹型或凸型分流槽。
为确保接头避免污染,始终处于无菌状态,外壳和底座最好分别设有与其适配的保护帽。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底座的内孔底面或内孔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外界相通的通气孔,使得操作时内腔压力保持与外界一致,减少操作力;由于活动塞顶端平面上设有一条或多条凹型或凸型分流槽,进一步确保输、注液时液体流动均匀通畅;外壳和底座分别设有与其适配的保护帽,可以使本接头完全与外界隔绝,处于无污染状态,确保接头良好的无菌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无针输液接头包括外壳2、底座1,外壳2和底座1通过超声波焊线7焊接而成,外壳2和底座1分别设有与其适配的保护帽18、17;外壳2和底座1形成的腔体中装有可以上下移动的活动塞3和不锈钢复位弹簧6,不锈钢复位弹簧6安装在底座内孔19的弹簧座9和活动塞3的内孔10之间;活动塞3的上、下两端设有小密封圈4和大密封圈5,大、小密封圈5、4随活动塞3在不锈钢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在外壳2和底座1形成的腔体中可上下滑动;外壳2和底座1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11和内螺纹12,用于两者与不同器械的连接;外壳2带有多条止滑棱13;外壳2的内壁有两条引流槽14,底座1中部有一个垂直于轴向的导流孔与外壳2配合后形成一条液体(药液)通道,在外力作用下活动塞3下压打开液体(药液)通道,外力消失后活动塞3在不锈钢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复位,液体(药液)通道关闭;底座1的内孔底面8上设有两个与外界相通的通气孔16,当活动塞3上下移动时,内腔可通过通气孔16进气或排气,保证内腔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活动塞3的顶端为平面,顶端平面上设有一或多条凹型分流槽15。本接头的总长度<34mm,最大外径≤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乐强,未经王乐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69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