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割刀工具的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7080.X | 申请日: | 200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97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其联 |
主分类号: | B26D5/08 | 分类号: | B26D5/08;B26D1/1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400浙江省余姚市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割刀 工具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工具的传动机构,尤其是涉及切割PVC塑料管、铝塑复合管等切割工具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塑料管、铝塑复合管不断地走进广大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场合,在使用塑料管如PVC塑料管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割刀来切割塑料管,使其达到需要的长度,为此有很多科技人员不断地开发出新的适合切割塑料管的切割刀或切割器。
如专利号为200720109332.9的中国专利“便于切割大口径管的旋切割刀”,其缺陷在于是采用手动操作的,切割起来比较费力,结构也比较复杂,体积大,笨重,成本高,所以需要进一步改进设计。
如专利号为200720110120.2的中国专利“具有快速自动退刀结构的钳式PVC管子割刀,也存在类似问题,需要手动操作,切割起来比较费力,结构复杂,成本高,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切割、降低劳动强度、结构简单实用的割刀工具的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割刀工具的传动机构,其包括有活动刀片,其特征在于活动刀片后部成型出局部齿轮,并且局部齿轮上部与活动刀片上边缘之间设置有传动空位,另有动力部分的传动齿轮,与刀片上的局部齿轮啮合连接,传动齿轮直接或者间接地与电动机连接。
或者是,一种割刀工具的传动机构,其包括有电动机和活动刀片,其特征在于活动刀片后部成型出局部齿轮,并且局部齿轮上部与活动刀片上边缘之间设置有传动空位,以电动机作为动力部分的输出轴安装有传动齿轮,与刀片上的局部齿轮啮合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的动力部分还包括有减速器,固定在电动机上,电动机上的动力轴作为减速器的输入端,而减速器的输出端作为输出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电动机带动刀片进行旋转切割,无需人力操作来驱动刀片转动,所以大大降低劳动强度,采用通过定轴轮系中的平行轴圆柱齿轮传动方式,达到体积小,变速比大,性能稳定,强度高及使用寿命长效果,而且刀片局部齿轮前后位置上的避免传动的空位,能够避免传动齿轮进一步啮合驱动刀片,一旦刀片旋切到位后,电动机就不能通过传动变速机构驱动刀片,结构更加合理实用,安全性好,能延长刀片的使用寿命,特别适合在塑料管切割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用齿轮带动刀片的结构图。
图3和图4是用电动机直接带动传动齿轮,再由传动齿轮带动刀片的结构图。
图5和图6是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带动传动齿轮,再由传动齿轮带动刀片的结构图。
图号是:
1.活动刀片 1a.局部齿轮 1b.传动空位 2.传动齿轮 3.电动机 4.减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子1,如图1-2所示意,一种塑料管割刀工具的传动机构,其包括有活动刀片1,活动刀片1后部成型出局部齿轮1a,并且局部齿轮1a上部与活动刀片1上边缘之间设置有传动空位1b,另有动力部分的传动齿轮2,与刀片上的局部齿轮1a啮合连接,传动齿轮2直接或者间接地与电动机连接。
实施例子2,如图3-4所示意,一种塑料管割刀工具的传动机构,其包括有电动机3和活动刀片1,活动刀片1后部成型出局部齿轮1a,并且局部齿轮1a上部与活动刀片1上边缘之间设置有传动空位1b,传动齿轮2与刀片上的局部齿轮1a啮合连接。
用电动机3做为施力源直接施力于活动刀片1上,使活动刀片1运动。
实施例子3,如图5-6所示意,一种塑料管割刀工具的传动机构,其包括有电动机3和活动刀片1,活动刀片1后部成型出局部齿轮1a,并且局部齿轮1a上部与活动刀片1上边缘之间设置有传动空位1b,动力部分还包括有减速器4,固定在电动机3上,电动机3上的动力轴作为减速器的输入端,而减速器的输出端作为输出轴,输出轴安装有传动齿轮2,与刀片上的局部齿轮1a啮合连接。
用电动机3做为施力源通过变速后,再施力于活动刀片上1,使活动刀片1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其联,未经吴其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70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