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衬有抗菌竹炭包的蚕丝被胎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7157.3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83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洁;林秀;林德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方 |
主分类号: | A47G9/00 | 分类号: | A47G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0006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竹炭包 蚕丝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用品,具体是一种衬有抗菌竹炭包的蚕丝被胎。
背景技术
微生物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菌、部分真菌的存在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尤其是在日常用品中,人们往往忽略皮肤接触等问题,结果导致如皮肤感染、脚气等系列疾病。被子作为生活必需品,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和避免细菌的侵害。
目前,公知的蚕丝被大多由纯蚕丝组成,也有部分含有中草药,或普通竹炭的蚕丝被,但是在抗菌功能方面,还未见报道。如中国专利文献CN1935061A中的蚕丝被中含有各种药物,虽具有保暖等功能,但其吸湿性与竹炭相比较差,而且不具有抗菌性,不能避免常见的细菌感染和药物过敏等。
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2601576公开了“一种保健床垫”,它由两层无纺布和若干单元小袋用缝合线纵横缝合而成,单元小袋内装有一定重量的导电竹炭炭粒。该产品外面是无纺布,不宜与人体接触,只能适用于褥子,不能用于被类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使产品能够直接与人体接触,既具有抗菌作用,其舒适度又比较好。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使竹炭包能够从被胎中取出,进行整理或调换。
本实用新型的衬有抗菌竹炭包的蚕丝被胎,蚕丝絮片外包有胎套,其特征在于在胎套的一个内面上有缝纫形成的袋,袋中衬有竹炭包。由于袋在胎套的内面,因而不影响美观;因为蚕丝絮片隔开,因而可以直接接触人体。
具体方案有二,一是所述的袋是长条形,袋中有竹炭包条,条上有若干个竹炭包,且两个竹炭包之间有隔断。这样便于制作。
所述的长条形袋有可活动的开口,用锁扣、搭扣、系带等开合,使能够从被胎中取出,进行整理或调换。
或者所述的袋排列成若干行,袋中衬有竹炭包。
方案二是,蚕丝絮片外包有胎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蚕丝絮片为上、下两层,两层之间衬有若干竹炭包,定针线穿过上层絮片-竹炭包-下层絮片成结;若干竹炭包排列成点阵状(如相邻的三个竹炭包成三角形,或相邻的四个竹炭包成平行四边形或菱形)。该方案竹炭包夹于两层絮片之间,胎套更加柔软,且竹炭包上穿有定针线,能避免竹炭包中间鼓起,保持胎套平整。
所述的竹炭包的长为2cm~5cm,宽为1cm~5cm,厚为0.1cm~1cm。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保持了抗菌、吸湿、防潮及保暖的保健功能,还具有被胎平整,不易鼓包,竹炭包易于调换使用舒适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竹炭包在被胎上的阵列位置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及顶针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本例的衬有抗菌竹炭包的蚕丝被胎,由单层蚕丝絮片1外包胎套2构成。胎套2内面横向缝纫有5条带开口3-1的长条形袋3,每条袋3中有9个竹炭包4(包之间有隔断5)。关闭开口3-1和胎套,在套上被套即可成为蚕丝被。
实施例2。本例的衬有抗菌竹炭包的蚕丝被胎,由两层蚕丝絮片1之间衬有33个小竹炭包4,外包胎套2构成。竹炭包4成5列布置,竹炭包数量为为7-6-7-6-7个。定针线6穿过每个竹炭包中部,将上层絮片-竹炭包-下层絮片连接。本被胎套上被套即可成为蚕丝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方,未经林德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71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