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打火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7765.4 | 申请日: | 200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33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兵 |
主分类号: | F23Q2/32 | 分类号: | F23Q2/3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晋英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打火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火机,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打火机。
背景技术
市场上打火机的种类很多,不管在形状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应有尽有,如日常生活中的打火机,要考虑到实用性等原因,点火方式及款式都比较单一,此类点火方式的打火机延续了一段比较漫长的时段,人们都习以为常了,在款式上没有更好的改变,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如今人们选择打火机不仅仅在于它能够完成点火,而是在于打火机能够具有更新的用途和趣味性。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带有工具的打火机,此类打火机包括有机壳、枢装于机壳上的中架及安装在中架上的燃料箱及点火单元,其本体安装比较麻烦,而且工具只限于安装在壳体的一边,工具数量很少,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多用途的多功能打火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打火机,包括有机壳、燃料箱及点火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上设有容置腔,所述的燃料箱及点火单元设于容置腔内,机壳的侧面及底面设有与容置腔隔离的工具容腔,各工具容腔内分别设有工具组件。
此项中机壳的底面及侧面分别具有工具容腔,工具容腔的增加使得机壳内可放置更多的工具,为人们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机壳包括有头盖及本体,头盖与本体通过铰接连接,所述的容置腔由头盖的空间及本体的空间组成,所述的工具容腔设于机壳上头盖与本体铰接端处的侧面及位于机壳本体上的底面。
此项中机壳包括有头盖及本体,头盖与本体通过铰接连接,所述的容置腔由头盖的空间及本体的空间组成,所述的工具容腔设于机壳上头盖与本体铰接端处的侧面及位于机壳本体上的底面,这样设置方便加工,而且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比较顺手,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的容置腔内插设有一壳体,所述的燃料箱及点火单元处于该壳体内,所述机壳侧面的工具容腔及底面的工具容腔与容置腔之间通过隔板隔离,所述的机壳侧面及底面工具容腔内的工具组件与机壳呈铰接连接,机壳侧面工具容腔内工具的铰接端通过设于机壳本体下端转角处的销轴与机壳铰接,机壳底面工具容腔内工具组件的铰接端通过设于机壳本体下端的另一转角处的销轴与机壳铰接,所述的机壳侧面工具容腔内设有固定架,该固定架与工具组件拨开端的对应处设有缺口,所述机壳底面工具容腔大体呈“L”形。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机壳底面工具容腔大体设置呈“L”形是由于机壳的容置腔内安装的是电子点火方式的气体打火机,而机壳底面工具容腔的形状也可根据机壳容置腔的形状而改变。
此项中机壳的容置腔内插设有一壳体,所述的燃料箱及点火单元处于该壳体内,所述机壳侧面的工具容腔及底面的工具容腔与容置腔之间通过隔板隔离;这样设置方便安装;机壳侧面工具容腔内工具的铰接端通过设于机壳本体下端转角处的销轴与机壳铰接,机壳底面工具容腔内工具组件的铰接端通过设于机壳本体下端的另一转角处的销轴与机壳铰接,这样设置结构合理,使得机壳上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机壳侧面及底面的工具容腔;机壳侧面工具容腔内设有固定架,该固定架与工具组件拨开端的对应处设有缺口,这样设置使得侧面工具容腔内工具组件排放的结构紧凑,而固定架与工具组件拨开端的对应处设的缺口可方便人们使用时能够方便的将工具组件拨出,方便了使用;机壳底面工具容腔大体呈“L”形,需要说明的是,机壳底面工具容腔的形状可根据放置的工具组件及机壳容置腔内的零件而改变。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侧面工具容腔及底面工具容腔内的工具组件可为小刀、锉刀、开瓶器、电筒、闪光棒子、镭射笔、验钞笔。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工具组件可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更换,并不仅仅局限于安装上述工具。
此项中的设置增加工具组件的种类,而且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替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机壳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机壳的坐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机壳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兵,未经王振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77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