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气采光帐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8108.1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1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5/58 | 分类号: | E04H15/5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正保 |
地址: | 317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采光 帐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休闲用品,涉及一种透气采光帐篷,特别是采用布条、特斯林、塑料条、木皮、铝合金带等编织的编织板拼装成的帐篷。
背景技术:
帐篷在人们休闲、娱乐等方面使用极其广泛,传统的帐篷由顶篷、围壁和篷架组成,安装比较麻烦,顶篷、围壁大多采用篷布制成,篷布的缝隙极细,透气性和透光性均较差,帐篷内光线较暗,空气闷热,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另外,帐篷的颜色、样式取决于篷布,由于篷布颜色比较单调,外型相对比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气性和采光度较好的帐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简便、色彩可随意搭配,外型美观,集可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帐篷。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包括顶篷和围壁,顶篷或/和围壁至少一部分或全部由编织板构成。
编织板具有框架,框架两侧边分别制有卡头和卡槽,多块编织板通过卡头、卡槽配合拼装成顶篷和围壁;或者帐篷至少由四根立柱支撑,这些立柱顶部设有编织板拼装形成顶篷,立柱之间设有编织板拼装形成围壁。编织板的框架内设有格条,编织带交错绕经格条编排于框架内,相邻列之间交错排列。格条水平、垂直或倾斜设置,编织带表面设有多种颜色,编织形成图案或花纹,编织板的编织带为布条、特斯林、塑料条、木皮、铝合金带或藤条。
编织板的框架内布置有交错编排的编织带,编织带表面设有多种颜色,编织形成图案或花纹,编织板的编织带为布条、特斯林、塑料条、木皮、铝合金带或藤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编织板内的相邻编织带之间留有缝隙,能改善篷内的采光和透气;编织板一般设计成长方形,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安装比较方便;上述编织带可以设有多种色彩,在编织板上编排成多种图案或花纹,改变原有帐篷色调的单一性,外观色彩丰富,帐篷的美观性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编织板的编织示意图;
图4为第二种编织板结构图;
图5为第三种编织板结构图;
图6为第四种编织板结构图;
图7为编织板拼装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由四根立柱20支撑,相邻立柱20之间装有编织板10,拼装形成帐篷的围壁;立柱20顶部盖有多块编织板10,拼装形成帐篷的顶篷。编织板10内的相邻编织带101之间留有缝隙104,不但具有采光功能,而且透气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围壁和顶篷之一采用编织板10,或者围壁和顶篷部分采用编织板10,改善篷内的采光和透气。编织板10一般设计成长方形,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卸装比较方便。
参照图3,编织板10由框架103、编织带101、格条102组成,框架103内横排设有多个格条102,且相邻格条102之间的距离一定,编织带101以纵向的方式交错绕经格条102,相邻两列之间交错排列,使编织带101编排在框架103内。
参照图4,第二种编织板10的格条102垂直设置,编织带101水平编排。
参照图5,第三种编织板10的格条102倾斜设置,编织带101垂直编排。
参照图6,第四种编织板10由框架103、编织带101组成,编织带101直接交错编排布置于框架103内,无需格条102固定。
参照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由编织板10直接拼装,无需立柱支撑,编织板10的框架103两侧边分别制有卡头103a和卡槽103b,通过卡头103a和卡槽103b卡装配合,多块编织板10可拼装成帐篷的围壁和顶篷;围壁和顶篷的交界处也采用卡头103a和卡槽103b卡装配合组装,该卡装结构也可应用于立柱20与编织板10的拼装。采用上述结构的帐篷卸装方便,可自由装配成多种形状。
所述编织带101可以设有多种颜色,在编织板10上编排成多种图案或花纹,改变原有帐篷的色调单一性,外形色彩丰富、时尚。编织带101可以采用布条、特斯林、塑料条、木皮、铝合金带或藤条等,通过喷漆形成多种色彩,铝合金也可以采用电镀方式形成色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81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