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式内发泡消音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8624.4 | 申请日: | 200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06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郑鸿鸣;侯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鸿鸣;侯振刚 |
主分类号: | F16L9/21 | 分类号: | F16L9/21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发泡 消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层式内发泡消音管件,属于塑料管道领域,主要用于下水管。
背景技术
在塑料管道中使用的塑料管件,如弯头、三通等,采用注塑、吹塑制造而成,塑料管件有单层管件和多层管件,多层管件由于在管件外体内安装了内体,具有消音的作用,现有多层管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制造,一种是外硬管件内壁粘接内硬塑料管件,利用溶剂将零碎的内硬塑料管件胶粘在外硬管件内,利用两管件的筋制造内、外层中间间隙起到消音作用。另一种是外硬管件内壁采用内软塑料管件,各自制造成型后,利用内软塑料管件的可变形性将其置入外硬管件内,利用软管件的筋形成内、外层中间间隙起到消音作用。但这两种制造消音管件都存在如下缺点:一是采用内硬塑料管件因溶剂在粘胶过程中不到位或存在制造误差造成间隙,致使使用中水进入间隙内填塞了管件的中空,失去消音作用。二是采用内软塑料管件做内衬,当水流通过时产生压力,软性塑料会膨胀变形把中间的间隙也给填塞了,长期使用产生永久性变形使消音作用失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两层结构的消音管件,既克服了内硬塑料管件由于胶粘不好产生漏水使消音失效,又克服水的压力使内软塑料管件逐渐扩张变形使间隙消失而消音失效的双层式内发泡消音管件。
本实用新型双层式内发泡消音管件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管件外壳和内体,外壳包括本体和接口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内壁粘接发泡弹性软体,在接口的内壁粘接安装内接套件。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式内发泡消音管件,在管件外壳的本体内壁粘接发泡弹性软体,生产时首先注塑管件(硬塑料)外壳,再注塑发泡成型弹性软体的内体,把发泡成型的弹性软体的内体均匀地粘贴到外壳的内壁上,并用内接套件加以固定,形成一个整体管件,这可以有效地减小水流冲击力,并吸声消音。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式内发泡消音管件,其所述的发泡弹性软体可以为发泡注塑注射成型成。其所述的内接套件可以为硬塑料所制成,用以固定外壳和弹性软体,提高接口部位的消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式内发泡消音管件为弯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式内发泡消音管件为三通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层式内发泡消音管件,如图1、图2所示,包括管件外壳1和内体,外壳包括本体11和接口12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1内壁粘接发泡弹性软体2,在接口12的内壁粘接安装内接套件3。本方案在管件外壳的本体内壁粘接发泡弹性软体,生产时首先注塑管件(硬塑料)外壳,再注塑发泡成型弹性软体的内体,把发泡成型的弹性软体的内体均匀地粘贴到外壳的内壁上,并用内接套件加以固定,形成一个整体管件,这可以有效地减小水流冲击力,并吸声消音。其所述的发泡弹性软体2可以为发泡注塑注射成型成。其所述的内接套件3可以为硬塑料所制成,用以固定外壳和弹性软体,提高接口部位的消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鸿鸣;侯振刚,未经郑鸿鸣;侯振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86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丝增强液压树脂管
- 下一篇:冲洗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