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后轮径各异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9041.3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09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厉东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厉东奉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K1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5500浙江省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轮 各异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是一种前后轮径各异自行车。
背景技术
从1886年英国机械工程师斯塔利设计第一辆现代自行车至今,由于自行车轻便、环保、健身、安全和携带、维修方便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车架的结构和材质是自行车选购的主要因素,根据车架的材质自行车分为碳钢车、合金钢车、铝合金车、碳纤维车、钛合金车等。而车架的材料、结构、性能、价格等因素,是厂商和顾客所共同关注的重点。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CN2195499Y,授权公告日1995年4月26日,实用新型名称:多棱形管的自行车车架,其车架采用多棱形薄壁钢管组成,提高了主架的承受力、刚度和强度。但其车架结构由上管、下管、立管呈三角形支撑,其耗材较大、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上下车时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前后轮径各异自行车,使其解决现有自行车车架结构复杂、承受力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前后轮径各异自行车,该自行车的中轴与链轮连接,中轴套入轴筒,两端分别与曲柄一端连接,曲柄另一端与踏板连接,踏动踏板链轮带动链条转动,通过后轮转动来推动前轮前进。其设计要点是所述的前轮直径大于后轮直径;主架由弧形段和横段的竖型件组成,呈型,前轮置于弧形段竖型件前方,由前叉合件固定前轮,使骑行时上下座垫的空间增大。竖型件的腰高处设有冲压孔,弧形段的末端与前管连接,横段与座杆、后下叉连接;座杆、后下叉和后上叉呈三角形支撑,横段设有轴筒。前管、座杆、后下叉与主架连为一体,后上叉与座杆、后下叉连为一体,前管、座杆、后下叉、后上叉连为一体构成车架。主架的竖型件由碳钢、合金钢、铝合金、碳纤维或者钛合金等材料制成。
所述的主架的竖型件横截面呈工字形、槽形或者扁形,主架的腰高处设有冲压孔。竖型件结构的主架,增大主架结构上的承受力,从而增加车架的承受力;竖型件较之空心管件的横截面,其面积较大,竖型件与前叉合件、座杆、后下叉焊接面增大,增加了车架的强度和刚度。
所述的主架的冲压孔呈圆形或椭圆形,轴筒设置于冲压孔内。冲压孔节约了材料成本,减轻了主架重量,同时,增加了主架承受力、强度和刚度,防止竖型件断裂、形变。
本实用新型外形美观,制造工艺简单,车架结构稳定性、安全性高,市场前景看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架竖型件工字形横截面剖视示意图,图中h为腰高。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架竖型件槽形横截面剖视示意图,图中h为腰高。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架竖型件扁形横截面剖视示意图,图中h为腰高。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架结构示意图,图中竖型件以工字形为例。
以上附图省略了对前后挡泥板、前后刹车等相关零部件的绘制,其序号及名称:1、前轮,2、前管,3、把手,4、前叉合件,5、主架,16、冲压孔,6、链轮,7、座垫,8、座杆,9、后上叉,10、后轮,11、链条,12、后下叉,13、踏板,14、曲柄,15、中轴,16、轴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以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为例。该自行车前轮1直径为28寸,后轮10直径为16寸,由于前轮的直径大于后轮的直径,通过调节主架5的弧形段竖型件,将前轮力矩重心降至于后轮同一水平位置。座在座垫7上,握紧把手3,踏动踏板13,曲柄14带动链轮7转动,链条11带动后轮转动,后轮转动驱动前轮前行。转动把手,把手带动前叉合件4在前管2内转动,前叉合件带动前轮转动角度,调整骑行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厉东奉,未经厉东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9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堵孔报警装置的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线束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