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偶极子抄表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9056.X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32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鸿鹄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9/16 | 分类号: | H01Q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红 |
地址: | 310011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偶极子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抄表天线,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偶极子抄表天线。
背景技术:
在普通民用设备天线应用领域,简单的单极子天线,比如螺旋天线、拉杆天线等,由于是单振荡极子,天线的特性参数受外界影响较大,天线周围的气流、硬物体的靠近或原理、天线的接触点都会对天线的辐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偶极子天线由于本身可以形成电气回路,因而可以有效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性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普通非阵列偶极子天线和普通非阵列单极子天线一样,属于全向天线,因而辐射强度在空中是很分散的,如何有效提高天线端的发射效率和接收面,是提高普通偶极子天线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偶极子抄表天线,对构成偶极子天线的各个部件进行改进和创新,在提高性能的前提下,使结构更加紧凑,适合在车载等移动设备上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该车载偶极子抄表天线,包括底座、套管、下衬板、上衬板和封帽,套管与底座连接,下衬板、上衬板安装在套管内,其特征是还设置有同轴线、下铜管、上铜管,同轴线、下铜管、上铜管安装在套管内,上铜管与封帽连接,同轴线外屏蔽材料连接下铜管,同轴线芯线一端连接上铜管,同轴线芯线另一端从底座引出。借助于铜管更大的表面积,不仅提高了天线端的转化效率,而且可以比实心极子更节省材料。
本实用新型对应于发射接收的频率,下铜管、上铜管长度在波长四分之一左右,下铜管略短于上铜管,下铜管、上铜管的直径与频带宽度成正比。由于下铜管、上铜管的长度采用四分之一波长左右(λ/4),比一般的二分之一波长(λ/2)偶极子天线尺寸缩短了一半,在节省材料的同时缩小了天线的长度,更适合于车载等移动平台的应用。铜管振荡极子的直径可以根据要求的频带宽度进行调节,频带宽度与铜管的直径成正比。
本实用新型下铜管、上铜管使用紫铜管作为辐射极子。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天线的转化效率,节省了材料和大小,充分体现其高灵敏度、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高准确率,特别适合无线车载抄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底座1、同轴线2、下铜管3、套管4、下衬板5、上衬板6、上铜管7和封帽8,套管4与底座1连接,同轴线2、下铜管3、下衬板5、上衬板6、上铜管7安装在套管4内,上铜管7和封帽8配合连接。下铜管3、上铜管7使用紫铜管状材料作为辐射极子,同轴线2外屏蔽材料连接下铜管3,同轴线2芯线一端连接上铜管7,同轴线2芯线另一端从底座1引出作为天线发射和接收线。以434MHz频段应用为例,434MHz频率的波长(λ)为69.12cm,波长的四分之一(λ/4)为17.28cm,取上铜管7的长度为18cm,下铜管3略短于上铜管7,长度为14cm,上下铜管外径均为22mm,璧厚1mm,上下衬板直径和上下铜管内径相同,同轴线2采用Φ5线型。该结构尺寸天线在434M频段下表现出了很好的性能,10MHz带宽驻波比小于1.2,阻抗控制在50Ω±1Ω标准阻抗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鸿鹄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鸿鹄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90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量剂量分配器
- 下一篇:用于递送气雾剂物质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