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显示温湿度的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0406.4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28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义;方培根;傅利泉;王增锹;张兴明;刘方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08 | 分类号: | G03B17/08;G03B17/02;H04N5/225;H04N7/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烽 |
地址: | 310053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温湿度 高速 智能 摄像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视频监控领域的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尤其涉及一种可检测并显示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只能检测球机内部的温度。球机内部的温度主要用于判断球机内部的工作环境或控制球机加热器使用,但是这个球机内部温度对于客户或球机使用者来说意义是不大的。在高速智能球机的实际使用中,很多球机用户关心的是球机所在监控区域的实时温度和相对湿度情况。当球机达到或超过设定的危险温湿度时向主机或控制中心提供报警信号,以便用户对球机监控区域的环境温湿度造成的可能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不能检测环境温度与湿度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显示温湿度的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显示温湿度的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包括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支架、防雨外盒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防雨外盒中,防雨外盒与支架相连,防雨外盒下有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包括一球机主控板,球机主控板通过+12V电源线和485数据线与温湿度传感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包括球机电源线和控制线。
进一步地,所述防雨外盒通过抱箍与支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球机监控画面中,方便直观地看到监控区域的环境温度与相对湿度,并提供报警功能,减小环境温湿度造成的损失。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应用于电力、城市治安监控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与温湿度传感器的接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外部增加一个可检测环境温度与相对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的对外接口为+12V、GND、485A、485B。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向温湿度传感提供工作电源并且使用RS485通信方式读取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湿度。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将读取过来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数据通过OSD(屏幕字符叠加)的方式显示在监控画面中。另外,用户还可以通过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控制线为球机设定报警温湿度阈值,当环境温湿度超过或低于报警阈值时,球机会向主机或控制中心发送报警信号。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1与支架2安装在一起。温湿度传感器10安装在一个防雨外盒9中,防雨外盒9下有通气孔,以保证温湿度传感器10能检测到环境温度和湿度。防雨外盒9通过抱箍3安装在支架2上。球机主控板11中引出的+12V电源线7和485数据线8与温湿度传感器10相连。球机电源线4为球机提供总电源AC24V。控制线5可以用于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1并设置温湿度报警阈值。在图2连线示意图中,球机主控板11通过+12V电源线7向温湿度传感器10提供+12V直流电,作为温湿度传感器10工作电源。球机主控板11通过485数据线8与温湿度传感器10的485线A、B端口相连,作为通信线路。
当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1工作起来后,球机主控板11每隔3秒向温湿度传感器10发送一次查询命令。温湿度传感器10接收到查询命令后立即返回当前检测到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数据。球机主控板11接收到温湿度数据后将当前温湿度值通过OSD(屏幕字符叠加)显示在当前监控画面中。监控视频通过视频线6传给控制中心。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04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