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防尘角向磨光及抛光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0463.2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36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康市正大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3/02 | 分类号: | B24B2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强 |
地址: | 321300浙江省永康市五金科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防尘 磨光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特别是一种能在恶劣环境下进行工作的手持式防尘角向磨光及抛光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如角向磨光机、抛光机等包括手柄、开关、机壳、换向器、定转子、风扇、头壳、齿轮传动机构,进风口通常开设在机壳或手柄的两侧,在头壳上开设前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工作时在风扇作用下,冷却风从进风口进入经换向器、定转子,然后从出风口和下出风口排出,从而使电机冷却。由于角向磨光机、抛光机往往在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条件下工作,比如粉尘比较大,工作区域温度高,磨削金属、石头、抛光等,进风口离工作区域比较近,粉尘、金属屑末等容易进入工具内,使换向器、轴承和齿轮传动机构磨损加剧,破坏绝缘,造成短路,加速工具损坏,甚至对工具自身的安全性造成危害。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开发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找到能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手持式角向磨光及抛光机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工具的进风方式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寿命长的手持式防尘角向磨光及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手柄、开关、机壳、换向器、定转子、风扇、头壳、齿轮传动机构,头壳上设有前出风口和下出风口,所述手柄的下部设有通风道,通风道前端与冷却风道相通,其尾端设有进风接口,冷却风道经换向器、定转子、风扇与头壳上的前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进风接口上连接有进风管,工作时从远离工作区域吸入比较洁净的冷却风。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机壳上设有挡风圈,提高定转子的散热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使用工具时,操作者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好坏通过进风管来选择冷却风的进口位置,使进风口远离恶劣的工作环境,或者与外界气源连接,使工具吸入的冷却风相对洁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电机定转子的冷却效果,而且可以大大减少进入电机内的粉尘、金属屑末或其它杂质,使换向器、轴承和齿轮传动机构的磨损降到最低,电机绝缘不会受到损坏,从而达到提高工具的安全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防尘角向磨光及抛光机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手柄4、开关3、机壳8、换向器5、定转子7、6、风扇10、头壳12、齿轮传动机构13,机壳8上设有挡风圈9,头壳12上设有前出风口11和下出风口15,齿轮传动机构1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砂轮片14或抛光轮,所述手柄4的下部设有通风道2,通风道2前端与冷却风道17相通,其尾端设有进风接口16,冷却风道17经换向器5、定转子7、6、风扇10与头壳上的前出风口11和下出风口15相连,进风接口16上连接有进风管1。进风管1的进风口位置可以根据工作环境来选择,或者与外界气源连接,可有效避开恶劣的工作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康市正大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永康市正大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0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