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刀头内圆切片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0947.7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94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厚樟;邱克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厚樟 |
主分类号: | B23D33/02 | 分类号: | B23D33/02;B23D1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高 |
地址: | 315032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头 切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圆切片机,特别是一种垂直切割的多刀头内圆切片机。
背景技术
内圆切片机是用来切割脆硬性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专用设备,其工件一般采用502胶水粘结在装料板上,再将装料板装在装料夹具上进行切割,由于工件材料硬度不均或粘接不够牢固,机械振动等原因,时常引起掉料,不仅影响切割成品的合格率,而且还会损坏机器,引起火灾的发生,并由上述原因降低切割速度,使加工成本居高不下。CN2688423Y提出一种多个切片工作头的内圆切片机,它采用同一机座、下拖板、工作台伺服多个切片工作头的设计,来提高切割效率。这种结构虽然能提高切割效率,但切割的质量并不能提高,由于其切割方法还是采用传统的横向切割,切割后的成品仍然会因横向切割而掉料,无法提高切割的成品率。而且由于采用同一机座、下拖板和工作台伺服多个切片头工作,其调节劳动强度大,调节精度不高,也会影响成品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内圆切片机结构影响切割效率低,切割成品率低的普遍性问题,设计一种提高切割效率和成品率的切片机。
本实用新型以下述设计和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多刀头内圆切片机,它包括由主电机带动的切割刀盘,由步进电机或手轮带动的水平移动工作台,设在工作台上的装夹器具以及微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作台设有与水平垂直的升降机构,固紧在工作台上的物件被水平移动至内圆切割刀盘内,受升降机构带动在作垂直升降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步进电机、升降联轴器、升降托板、升降丝杆螺母、升降丝杆和调整螺母以及升降导轨,升降步进电机轴通过升降托板和升降联轴器与升降丝杆相连接,由升降丝杆垂直升降运动,带动工作台上下垂直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切片机机架上装上由一个主电机带动两个配有切割刀盘作圆周运动,由一个升降步进电机带动设在立柱箱两边的工作台和装夹器具作升降运动,作上升切割和下降退刀,连续不断地完成稳定精确地切割工作。
本实用新型由常规内圆切片机工作台横向运动切割改变为升降运动方式切割,以中间立柱箱带动左右两工作台,利用双头的机械振动互补、平稳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机器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
上述设计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相同的机械体积上提高生产效率一倍以上;由于切割轨迹的改变提高了切割速度和防止掉料,极大提高成品率,由一主电机通过两条三角带带动双刀盘,振动互补原理减少了机器振动,提高切割质量;减少了机器制造成本,主电机、控制电器、机架、防护罩等双台共用;降低了加工成本,减少了操作工人和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元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双刀盘内圆切片机俯视图
图3为中间立柱箱内的升降机结构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图2的右视图。
图6为液压(气动)升降机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内圆切片机利用高速旋转的不锈钢薄型张力刀片切割硬脆材料,在切割处喷注冷却润滑液进行强制冷却、润滑和排屑,工件进给依靠驱动电机实现恒张力进给,分度进给由高细分步进电机精确进给,切割厚度和精度由PC机进行全自动循环控制。切割机床包括立柱箱9、工作台11、进给装置、升降机构、切割传动装置、冷却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参看图1~2所示,在箱体31一端设一立柱箱9,立柱箱两侧设左右工作台11、左右工作台设一进给装置。立柱箱9中间设垂直升降机构。箱体31另一端设主轴传动装置,它由主电机1动力皮带盘2,通过两条三角带3分别通过主柱箱6内的主轴5带动装刀盘高速旋转,转速为3200转/分。
图3所示为设在立柱箱9中间的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步进电机28、升降联轴器33、升降托板18、升降丝杆螺母30、升降滚珠丝杆29和调整螺母34。升降步进电机28通过升降联轴器33与升降滚珠丝杆29相连接,升降托板18固定在升降丝杆螺母30上与升降滚珠丝杆20相连接,升降托板18与左右工作台座12相连接带动左右工作台11上升或下降。立柱箱9左右两侧分别设二条限定升降机构垂直度的升降导轨10,左右工作台座12沿升降导轨10限定的方向垂直上升或下降。由升降步进电机28通过联轴器33转动升降滚珠丝杆29使在滚珠丝杆上的滚珠丝杆螺母30上升或下降,连在滚珠丝杆上的托板18将左右工作台座12上升或下降至指定位置,调整螺母34和长并帽35,通过平面轴承36将悬挂在两边的重力承受在中间立柱箱9和上边,并将微量位置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厚樟,未经陈厚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09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