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紧度双层隐条数码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1107.2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36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聿;岑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13/00 | 分类号: | D03D13/00;D03C17/06;D03C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红 |
地址: | 310004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紧度 双层 数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纬交织的隐条数码绉织物,尤其是一种变紧度双层隐条数码绉。
背景技术
该织物在本申请人提出的专利号为02139044.4的中国发明专利中被命名为数码绉,在实用新型专利ZL2005201345024.X中进一步提出了“可调变紧度的隐条数码绉织物”,其生产工艺也已得到了详细的披露。但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中织物均为单层,从而使该织物不能获得富于变化、多色的绉效应纹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更富于变化、多色的绉效应纹理的变紧度双层隐条数码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变紧度双层隐条数码绉,包括由经纱和纬纱组成的具有绉纹理的隐条数码绉织物,该经纱和纬纱由单纱和股纱构成,其特点在于:两组经纱和两组纬纱交织,形成互相重叠的上下两层织物,织物经向上设置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紧度不同的织物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相邻织物条的紧度按规则与不规则结构交替排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织物条的宽度为1-10厘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设计合理,由两组经纱与两组纬纱交织,即双层织物发生纬紧度的变化,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紧度进行织造,以取得由于紧度变化带来的织物隐条效果。使得织物获得更富于变化、多色的绉效应纹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它包括双层织物纬变紧度隐条数码绉5,设计生产双层纬变紧度隐条织物的步骤为:
步骤一,根据本申请人的中国发明专利02139044.4披露的准规则斑图生成原理产生织物图案花型,其公式如下:
可生成q=7的图形,该图形经微化处理与两色处理则得到织物图案花型。
步骤二,借助借助纹制CAD方法进行双层织物纬变紧度隐条数码绉的意匠图设计。纹制CAD方法已在发明专利(02139044.4)中得到了阐述,因此,详细方法略。
步骤三、设计双层织物纬变紧度的方法。理论上讲,织物紧度的变化实际上是无穷多的。因为,首先,纬纱直径(mm)与纬密度的变化范围较大,在多大长(宽)度范围内进行紧度变化,可选择的变化范围很大,例如,对于两种紧度A、B,可以是每隔一公分一种,也可以是一公分A,两公分B,等等;其次,变化紧度的各种搭配方法无穷,仍以上述为例,两种紧度A、B,即使定下了其各自的宽度,亦有ABABAB…,ABAABABAAB…,ABBAABABBAAB…等各种排列组合的变化形式,以及这些变化形式的排列组合,等等。所以,设计变化的双层织物纬变紧度,要参考实际需要与工艺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11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槽型等离子体显示板邦定定位装置
- 下一篇:智能视频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