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喷雾进水旋转密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1870.5 | 申请日: | 200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20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邓培园;路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培园 |
主分类号: | E21C35/00 | 分类号: | E21C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6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雾 进水 旋转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采掘设备,尤其涉及掘进机和采煤机的内喷雾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掘进机和采煤机的截割臂的主轴与减速器输出轴的联接方式均采用内花键套联接,这种联接方式使得主轴内的喷雾进水道必须从主轴侧面进水。这种侧面进水的密封结构是,在主轴侧面进水口位置安装一个进水套,进水套圆周有与进水口相通的孔,并设置一圈凹槽,凹槽对应于裁割壁箱体上的进水孔。主轴旋转时,从外部来的水通过进水孔和进水套凹槽进入主轴喷雾进水道。这种进水旋转密封结构的不足是,由于进水套长期旋转磨损产生间隙系列漏水,漏水进入裁割臂箱体影响正常工作和导致不能喷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为掘进机和采煤机内喷雾系统提供一种不易漏水的进水旋转密封结构。
技术方案是:
1.切割臂主轴与减速器输出轴之间采用齿轮组联轴传动结构,使两个轴端部之间断开形成一个空间。
2.切割臂主轴内的喷雾进水道与切割臂主轴端面相通,即进水口设在切割臂主轴端面上,减速器输出轴断面上加工有沉孔。
3.在两个轴端部形成的空间内安装一个T字形导水件。T字形导水件的具体构造是:T字形导水件的横向左右两端分别做为冷却水出口端和凸轴端,朝下的竖向端做为臂体联接端;在臂体连接端内设有进水道和溢水道,这两个水道与冷却水出口端贯通,在冷却水出口端上还设有进水密封和溢水保护密封。
T字形导水件的安装结构是:冷却水出口端插入切割臂主轴端面的进水口内,凸轴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减速器轴出轴端部的沉孔内,臂体连接端固定在切割臂箱体上并从切割臂箱体上露出端头,端头与外部进水管和溢水保护水管连接。
上面所述的齿轮组联轴传动结构是:在截割臂箱体内通过销孔固定上齿轮架,齿轮架的圆周方向布置三对同轴齿轮,主轴与减速器输出轴上加工有外齿,通过三对同轴齿轮共同传递扭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由于T字形导水件的出水口直接插入主轴进水口,使旋转密封直径小,在主轴转速相同的条件下与原来的密封套径向密封相比线速度低,所以密封件寿命长,不易产生漏水。
2.由于设置了溢水道所以漏水保护效果好。在进水密封不良的情况下,能使漏水通过溢水道及时排出截割臂外,不对截割臂内部的传动结构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是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A-A断面图。
图例说明:1-截割臂箱体,2-齿轮架,3-同轴齿轮,4-减速器输出轴,5-沉孔,6-凸轴,7-T字形导水件,8-溢水道,9-进水道,10-固定件,11-溢水保护密封,12-进水密封,13-进水口,14-喷雾进水道,15-切割臂主轴,16-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进水旋转密封结构是:切割臂主轴15与减速器输出轴4之间采用齿轮组联轴传动结构,使两个轴端部之间断开形成一个空间16。切割臂主轴15内的喷雾进水道14与切割臂主轴15端面相通,即进水口设在切割臂主轴15端面上,减速器输出轴4断面上加工有沉孔5。在两个轴端部形成的空间16内安装有T字形导水件7。
所述的T字形导水件7的具体构造是:T字形导水件7的横向左右两端分别做为冷却水出口端和凸轴端,朝下的竖向端做为臂体联接端;在臂体连接端内设有进水道9和溢水道8,这两个水道与冷却水出口端贯通,在冷却水出口端上还设有六道进水密封12和三道溢水保护密封11。
T字形导水件7的安装结构是:冷却水出口端插入切割臂主轴15端面的进水口13内,凸轴6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减速器轴出轴4端面的沉孔5内,臂体连接端通过固定件10固定在切割臂箱体1上并从切割臂箱体1上露出端头,端头与外部进水管和溢水保护水管连接。
上面所述的齿轮组联轴传动结构是:在截割臂箱体1内通过销孔固定上齿轮架2,齿轮架2的圆周方向布置有三对同轴齿轮3,切割臂主轴15与减速器输出轴4上加工有外齿,通过三对同轴齿轮3共同传递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培园,未经邓培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18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