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按式净污水分离节水三通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4163.1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25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守林 |
主分类号: | E03C1/23 | 分类号: | E03C1/23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慰曾 |
地址: | 2562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按式净 污水 分离 节水 三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按式净污水分离节水三通装置,属于日用排水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家用水槽或洗手间盆具普遍只有一个排水口,这样使得许多使用过的较为清洁的水也与污水一样排到污水下水道中,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众所周知,洗手或刷洗衣物使用过的较为清洁的水,完全可以收集起来,方便地用于抽水马桶的冲洗或者洗涮拖把。
中国专利文件CN1877172(200510043759.9)为了将较干净的洗脸等用水回收用于冲洗马桶、拖地等,实现二次利用,而将较脏的洗脸等后的水直接排污,该发明提供一种洗脸盆下水管三通阀,主要由管接、锁紧螺母、阀体、阀芯、阀杆组成,管接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洗脸盆下水口,阀体与管接下端或锁紧螺母固定连接,阀体的内部为阀腔,阀体中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流道,流道的一端在阀腔处开孔,另一端分别与排污管和回收管连通;阀杆通过管接内部进入洗脸盆的底部,阀杆的上端装有操作手柄,可根据使用后水的洁净情况,旋转操作手柄一定角度,将盆中的水接排污管或接回收管。该发明存在两次操作、塞堵帽易漏水、且操作手柄在盆中底部造成的不清洁问题。
中国专利文件CN201133492(200720177732.3)针对上述专利文件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下水三通,其特点是:阀芯从阀体上端面进入阀体和阀座内;阀芯是有底的中空柱体,其下方开有出水口;阀座内开有两个上下排列的流道腔,分别与回收管接口和排污管接口连通。该实用新型可以一次控水按需要将面盆中的水或存放盆中或回收利用或直接排污。但该使用新型结构较为复杂,也存在操作手柄在盆中底部造成的不清洁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按式净污水分离节水三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按式净污水分离节水三通,包括阀体和阀芯,其特征在于:阀体为内径相等的竖向通管和横向通管连通构成的T字型三通管,阀芯为一球形塞,阀芯直径与阀体通管内径相一致。阀芯上接有拉杆,该拉杆从横向通管上的带密封垫的孔伸出通管外,并通过牵引支杆连接一竖向提按杆。
上述提按杆上端有提按把手。
上述T字型三通管内阀芯运动处是一斜面,以使阀芯方便地在竖向通管和横向通管之间移动。
上述提按杆上端安装于水槽或面盆的上沿一侧。优选是安装于水槽或面盆的上沿置于水龙头左侧、右侧或后侧。
上述T字型三通管三个管口接水口、净水排水口、污水排水口分别与水槽或面盆的出水口、污水管口和回收水管口连接,所需的连接件按现有技术即可。
上述的T字型三通管净水排水口上带有可拆卸的过滤网,可以过滤网滤除水中细微的杂物。
使用时,通过提按杆上的把手向上提拉或按压提按杆,带动三通管内的阀芯移动到横向通管或竖向通管中,堵塞所在的通管,同时开通另一通管,实现排水的控制。使用者可根据水质情况,按需要将面盆中的水或回收利用或直接排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轻便、应用方便快捷,不需要改变现有面盆的主要构造,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接水口,2、净水回收排水口,3、污水排水口,4、球形塞,5、带密封垫的孔,6、拉杆,7、牵引支杆,8、提按杆,9、提按把手,10、斜面,11、竖向通管,12、横向通管,13、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提按式净污水分离节水三通,包括阀体和阀芯,结构如图1所示,阀体为内径相等的竖向通管11和带过滤网13的横向通管12连通构成的T字型三通管,阀芯为一球形塞,阀芯直径与阀体通管内径相一致。阀芯上接有拉杆6,该拉杆6从横向通管上的带密封垫的孔5伸出通管外,并通过牵引支杆7连接一竖向提按杆8,提按杆8上端有提按把手9。三通管内阀芯运动处是一斜面10,以使阀芯方便地在竖向通管11和横向通管12之间移动。
使用状态下,提按式净污水分离节水三通的提按杆上端安装于面盆的上沿置于水龙头右侧,三通管的接水口、净水排水口、污水排水口分别与水槽或面盆的出水口、污水管口和回收水管口连接。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守林,未经李守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4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材地板连接装置
- 下一篇:立体便捷环保节水盆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