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型钢装卸用吊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4603.3 | 申请日: | 200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41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景;徐克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6 | 分类号: | B66C1/16;B66C1/62;B66C1/1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萍华 |
地址: | 26601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装卸 用吊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卸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型钢的使用量也在大大增加,港口码头上的型钢装卸运输量每年都有显著提高。对型钢装卸的现有作业方式是,使用钢丝绳扣在型钢两端兜吊装卸车。由于在兜吊过程中,钢丝绳扣与型钢之间,特别是方钢、工字钢等带棱角的型钢之间产生剧烈摩擦,导致钢丝绳扣损坏严重。为了保证吊装工作的安全,国家对钢丝绳扣的报废标准做了严格规定:在一般部位一个捻距内断丝超过28丝、环眼部位超过11丝即可报废。按照使用钢丝绳扣的上述标准测算,在装卸实践中统计,每装卸一千吨型钢就要报废钢丝绳扣12—16根左右,导致企业的装卸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使用钢丝绳扣兜吊型钢两端装卸车,损坏钢丝绳扣使装卸成本提高的缺点,提供一种型钢装卸用吊具。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起吊横杆的两端,分别用吊绳系有两个竖立的、之间可搭放型钢的框架,两吊绳的下端栓在框架两端顶部的两耳孔上,耳孔的中心线与框架上搭放型钢的竖立面不在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耳孔的中心线与框架上搭放型钢的竖立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是在两相对竖立的片状弯形吊拉板的耳孔下面,在其拐弯的凸点位置横向安装有压杆,吊拉板下部与压杆平行安装有承重杆,压杆和承重杆之间形成的竖立面可搭放型钢,压杆和承重杆的中心线,与左右两吊拉板上耳孔的中心连线不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承重杆上,在与型钢的接触面上设有多个防滑用的摩擦齿。
作业时,将两端分别系有所述框架的起吊横杆挂在吊车的吊钩上,将型钢从起吊横杆两端所系框架的压杆和承重杆之间穿过搭放好,操作吊车使吊臂上升,通过系在框架耳孔上吊绳的提拉,即可将搭放在两个框架上的多根型钢夹紧并一起吊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对型钢的装卸起吊,是通过与起吊横杆两端连接的吊绳,系在两个框架上部的耳孔上提起的,耳孔的中心线与框架上型钢搭放立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起吊时利用框架耳孔后仰的杠杆作用挤压型钢,牢固安置在框架内,因此起吊时型钢不会在框架内来回窜动,安全性能良好;同时型钢整齐地搭放在框架内,对吊具没有损伤,使用方便,可以替代目前的钢丝扣装卸型钢的方式,彻底解决了使用钢丝扣装卸型钢,因钢丝扣损坏快而增加装卸成本的问题。按照每年装卸50万吨型钢计算,年节约装卸费用约为80余万元,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中,起吊横杆4用上吊绳5挂在吊车的吊钩6上。在起吊横杆4的左右两端,分别用吊绳3系在两个竖立框架1两边顶部的耳孔2.2上,两个框架1之间可搭放型钢,两边耳孔2.2的中心连线,与框架1所形成的搭放型钢竖立面不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耳孔2.2的中心线与框架1形成的搭放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是在两相对竖立的片状弯形吊拉板2的上部,分别设有固定吊绳3用的耳孔2.2;在两个弯形吊拉板2之间位于耳孔2.2的下面,在其拐弯的凸点2.1的位置,横向安装有压杆1.2,在两吊拉板2的下部与压杆1.2平行安装有承重杆1.1,压杆1.2和承重杆1.1与两端的竖立吊拉板3,共同组成安置型钢的竖立框架1,压杆1.2和承重杆1.1之间形成的可搭放型钢的竖立面,与两耳孔2.2的中心连线不在一个平面上,上提系在耳孔2.2上的吊绳3,整个框架1会产生后仰现象,从而使型钢受到压杆1.2和承重杆1.1剪式夹紧而固定,型钢的重量越大,对型钢的夹紧力越强。
为了进一步防止型钢在搭放入框架1内后的滑移,在所述承重杆1.1上位于与型钢的接触面上面,设有多个防滑用的摩擦齿1.11。
上述吊具适用于所有长形的型材装卸,尤其适用于带棱角的长形型材的装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4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部漏斗
- 下一篇:矿粉物料仓下料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