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摸屏墙壁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5231.6 | 申请日: | 200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88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邹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海平 |
主分类号: | H03K17/96 | 分类号: | H03K17/96;H01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秋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墙壁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壁开关,尤其是指一种触摸屏墙壁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触摸屏式在墙壁开关上的应用得到了推广,由于触摸屏开关属非机械式开关,没有了传统机械开关反复开合的折损问题,且其可在体积小巧的基础上于一个触摸屏面上划分不同功能区以实现对多个电器开合控制的需要,应此触摸屏式墙壁开关已愈发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触摸屏墙壁开关的巨大潜在市场吸引了众多厂家加盟生产,然而时下市场的相关产品虽多,但其设计特别是电路设计较不成熟,存在较多缺陷:其一,常见的触摸屏墙壁开关的开关执行电路采用的是可控硅,取电采用串联稳压取电,在实际应用时,使用可控硅的执行电路或采用串联稳压取电,在该路搭载小能耗负载时其漏电流比较大,从而引起发闪烁问题;其二,时下的触摸屏墙壁开关供电范围狭窄,不能在全电压范围内使用;其三,常见的同类产品操作后无明显的指示;其四;继电器供电与单片机供电能源匹配电路复杂,故障率高,产生不必要的能耗,还带来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电路还存在设计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设计周全,且低能耗、高安全性的触摸屏墙壁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触摸屏墙壁开关,它包括开关电路及触摸屏控制模块,开关电路输入、输出连接火线,开关电路还输入有来自触摸屏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触摸屏控制模块由中央处理器及相连的电源管理电路、触摸屏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开关电路由级联的主开关电路和支路开关电路组成,电源管理电路分别与主、支路开关电路相连,中央处理器输出连接支路开关电路同时由检测电路连接采样支路开关电路;
所述主开关电路采用的是可控硅为开关执行元件;所述支路开关电路采用的是继电器为开关执行元件;
所述支路开关电路继电器输出相连检测电路;
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入有遥控模块;
所述电源管理电路为RCC电路。
相比于常见的触摸屏墙壁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可控硅主开关电路配合继电器支路开关电路的开关电路,使得整个墙壁开关的配线符合国家单火线的标准,避免因负载较小带来电路不稳定闪烁问题。工作电压范围广,可以在90V——250V电压下工作。而电源管理电路则采用了RCC开关电源电路,继电器供电和单片机供电仅用一个稳压二极管进行匹配,电路相当简单。进一步降低墙壁开关在使用的功耗,配合中央处理器连入的采样支路开关电路状态的检测电路及遥控模块,使得整个产品具有高安全、高稳定、低能耗的优点,实用性很强,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屏墙壁开关,它包括有开关电路和触摸屏控制模块,其中开关电路输入、输出连接火线,由级联的主开关电路和支路开关电路组成,其中开主开关电路采用的是可控硅为开关执行元件,而支路开关电路则采用了继电器为开关执行元件,而触摸屏控制模块由中央处理器及相连的电源管理电路、触摸屏组成。
主、支路开关电路分别与触摸屏控制模块的电源管理电路相连,此处的电源管理电路采用了RCC电路。触摸屏控制模块的中央处理器输出连接至支路开关电路,中央处理器还输入连接有检测电路,检测电路与支路开关电路相连,用于以获取支路开关电路各支路的工作状态并反馈至中央处理器,此外中央处理器还输入连接有遥控模块。
参见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电路图,图3中A、B框分别开关电路的主开关电路和支路开关电路,于火线由L-IN输入主开关电路A,主开关电路A的线路中设有可控硅Q1,主开关电路A输出连接支路开关电路B,该支路开关电路B包括并联的3路,通过其上各自设有的继电器GV1-GV3输出L-OUT至接头J2,中央处理器MCU通过JP2的1、2、3管脚分别连接支路开关电路B继电器GV1-GV3的线圈端,以完成对各支路的闭合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海平,未经邹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5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