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疏通棒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6497.2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92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苏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俊平 |
主分类号: | E03C1/304 | 分类号: | E03C1/304;F16L5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业强 |
地址: | 430079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疏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疏通棒,特别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的管道疏通棒。
背景技术
现在疏通管道用的是吸盘式疏通管道工具,如图1所示,它的碗状式吸盘与硬棒连接,通过压缩吸盘挤压空气作用于堵塞物,这种吸盘式疏通管道工具存在如下缺陷:(1)要有合理的管道口平面,这样才能为吸盘提供无缝的工作环境,而这一点现实中很难做到。(2)吸盘的作用力有限,对比较严重的堵塞无能为力。(3)如果堵塞物在直管道处,那么可用硬棒直接作用,但如果堵塞物在弯曲处,由于吸盘式疏通管道工具作用力太小,所以用硬棒就无能为力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道疏通棒,该疏通棒既可作用于直管道,又可作用于弯曲管道,而且该疏通棒无需利用管道口平面就能疏通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管道疏通棒,包括棒体和弹性密封气胎,弹性密封气胎上装有阀门充气口,棒体的一端与弹性密封气胎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密封气胎的外表面还布有丝绵或罩有棉布套。
本实用新型应用的原理是:弹性密封气胎可以通过充气改变其形状大小和水能够充满任何形状的容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向弹性密封气胎内充气改变其形状大小的方法来疏通管道,无需利用管道口平面,只要弹性密封气胎伸入管道口即可。
(2)本实用新型既可作用于直管道,又可作用于弯曲管道。由于是通过挤压水间接作用于堵塞物,所以无论管道怎样弯曲本实用新型的疏通棒都能有效地疏通管通。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弹性密封气胎外表面布有丝绵或罩有棉布套,防止了因弹性密封气胎与管道口接触不紧引起的管内水压力大喷溅到身上的现象。
(4)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管道口的口径改变弹性密封气胎的大小,只要弹性密封气胎的最大直径不小于管道口口径,就能保证疏通棒对比较严重的堵塞仍能充分疏通。
(5)因为改变(压缩或拉伸)同样体积液体所需要的力比气体所需要的力大得多,所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疏通棒对堵塞物的作用力大(在管道内注入的是液体水),这样更能疏通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吸盘式疏通管道工具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管道疏通棒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管道疏通棒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管道疏通棒结构图。
图5为单管道口时疏通棒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双管道口时疏通棒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棒体,2-弹性密封气胎,31-丝绵,32-棉布套,4-阀门充气口,5-堵塞物,6-水,7-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图中管道疏通棒包括棒体1和球形弹性密封气胎2,所述棒体1的一端与球形弹性密封气胎2连接,球形弹性密封气胎2上装有阀门充气口4,球形弹性密封气胎2使用橡胶材质。
工作时,向堵塞的管道口内注入水,通过阀门充气口4将气充入球形弹性密封气胎2,直到球形弹性密封气胎2直径与管道口口径大小相当,将管道口完全密封。上下抽动疏通棒棒体1,使管道内的水对堵塞物产生冲击力,即可疏通管道。
实施例二、三:图3和图4是对图2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图3中球形弹性密封气胎2的外表面布有丝绵31,图4中球形弹性密封气胎2的外表面罩有棉布套32。丝绵或棉布套的作用是:防止球形弹性密封气胎与管道口接触不紧致使管道内水因压力大突然喷出溅到身上。
如图5所示,向堵塞的管道口内注入水,使水平面距管道口10-15cm,通过阀门充气口4将气充入球形弹性密封气胎2,直到球形弹性密封气胎2直径与管道口口径大小相当(略小为宜),能够将管道口完全密封。上下抽动疏通棒棒体1,使管道7内的水6对堵塞物5产生冲击力,就可疏通管道7。
如图6所示,如果有两个管道口,堵塞物5在总管道处,那么可将一个疏通棒(疏通棒A)放入其中的一个管道口内,通过阀门充气口4向疏通棒A的球形弹性密封气胎2充气,直至球形弹性密封气胎2封紧管道口;然后向另一个管道口注水,直至水面离管道口10-15cm处,在此端管道口放入另一个疏通棒B,同样对疏通棒B的球形弹性密封气胎2进行充气;上下抽动疏通棒棒体1,就可以疏通管道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俊平,未经苏俊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64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楼梯护栏扶手用型材
- 下一篇:可折叠雨水收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