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6673.2 | 申请日: | 200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4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林修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10;F21V7/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尤指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其是一已知液晶显示装置1的剖面示意图,已知的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板11、一发光二极管灯条12、一导光板13以及一位于导光板13与背板11之间的反射片14。其中,背板11将发光二极管灯条12、导光板13以及反射片14容纳于其中。此外,背板11包括一底板(图中未示)以及一由底板(图中未示)向上延伸的背板侧壁111,且前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条12固定于背板侧壁111上。此外,已知的背光模块还包括一设置于导光板13的上方的光学膜片组15,使由导光板13向上射出的光线进行调制。此外,当前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进行组装时,液晶面板16是设置于前述的光学膜片组15的上方,且上框17覆盖于液晶面板16及背板11的上方,上框17的侧壁171与背板11的侧壁111相互卡合,以将前述的各元件固定于背板11内。
但是,当已知的背光模块运作时,其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121的发光二极管灯条12会持续地将这些发光二极管121所产生热能传导至背板11的背板侧壁111,且热能会逐渐地分布至背板11的整个部分并向上传递至与背板11接触的反射片14中。反射片14、导光板13、光学膜片组15温度会随着热能的传导而逐渐地升高,造成导光板13、光学膜片组15的光学特性发生改变,如导光板13及光学膜片组15受热翘曲变形,甚至影响液晶显示装置1的液晶面板16中液晶(图中未示)的穿透率及反应速度发生变化。因此,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前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显示性能会逐渐地衰退。
因此,业界需要一种可避免其光学特性因其光源所产生的热能传导至其光学元件的缘故而逐渐衰退的背光模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可避免发光单元所产生的热能会由背板向上传导至反射片。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板,具有多个侧壁;多个支撑元件,设置于此多个侧壁的相接处上;以及一反射片,设置于支撑元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具有多个用于支撑其反射片于其背板的上方的支撑元件,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片可与背板之间保持一段距离,即反射片与背板之间夹置有一空气层。此外,这些支撑元件较佳是由导热性较差的材质构成,如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的支撑元件可以任何方式固定于此背板的底板上,这些支撑元件较佳为利用与此背板的背板侧壁嵌合的方式或利用螺丝锁固的方式固定于此背板的底板上。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可于其内部的任何位置还包括一导热片,此导热片较佳位于此背板的底板上或夹置于此背板与此反射片之间。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可还包括一任何种类的导热片,此导热片较佳为一石墨片。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可还包括一具有任何尺寸的导热片,此导热片的尺寸较佳与此反射片的尺寸相同。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可具有任何类型的发光单元,此发光单元较佳为发光二极管灯条或冷阴极萤光灯管。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的发光二极管灯条较佳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的发光单元可设置于其内部的任何位置,此发光单元较佳设置于其背板的侧壁。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还包括一光学膜片组,此光学膜片组较佳位于此反射片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可避免发光单元所产生的热能会由背板向上传导至反射片。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一已知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一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为沿着图2的AA’联机所得的剖面示意图。
图4A与图4B显示位于图2的区域B中的支撑元件是以插梢嵌合的方式固定于背板的底板的示意图。
图5A与图5B显示位于图2的区域C中的支撑元件是以螺丝锁固的方式固定于背板的底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如图2及图3所示,图2为一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则为沿着图2的AA’联机所得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2包括:一背板21、四个支撑元件221、222、223及224以及一位于这些支撑元件221、222、223及224上的反射片23。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2可还包括一发光二极管灯条24、一导光板25、一导热片26以及一光学膜片组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6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