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老年人专用浴缸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7243.2 | 申请日: | 200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66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路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3/022 | 分类号: | A47K3/022;A47K3/2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 炎 |
地址: | 31805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老年人 专用 浴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浴缸,特别是一种老人专用浴缸。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浴缸,大都是面向正常人设计的,其结构是采用缸体缸壁一体式,缸底采用单一的平面,这样的结构主要是针对正常人躺着或站着沐浴的方式所设计,其缸体的高度不宜过高,因为要考虑使用者的跨步高度限制,但也不能过低,因为泡浴必须要有一定深度的水位。由于浴缸侧面及底面相对湿滑,在没有陪同人员的前提下,老人或者残疾人跨过浴缸侧壁进出浴缸时很容易滑到,存在安全隐患,如此的结构,对于老人或残疾人洗澡是很不方便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浴缸对老人或残疾存在全隐患的缺陷,发明一种具有外形美观、使用方便、功能多样的老年人专用浴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所述老年人专用浴缸,包括缸体,缸体底部开有放水口,缸体的侧壁开有进水口,缸体的侧壁开有门洞,门洞上铰接有浴缸门,缸体的侧壁上缘设有开关按钮,开关按钮用于控制放水口和进水口和的开和闭,以及控制进水口开的大小,缸体底部设有坐台。
所述缸体侧壁上缘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靠垫。
所述缸体的侧壁上缘设有扶杆。
所述缸体外壁设有若干条条形凹槽。
所述缸体侧壁上缘开有圆孔,圆孔内插接有淋浴喷头。
所述缸体的内侧壁上缘设有挂杆。
所述门洞位于坐台前面缸体的侧壁上。
所述门洞呈U字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采用浴缸缸门的结构,为不便进出浴缸的使用人提供方便;浴缸门采用U字型的设计,使本残疾人专用浴缸更具美感;缸底设有坐台,形成高低面,高面便于不便躺着沐浴的使用人坐着;缸体内侧壁上缘的挂杆设计,便于使用人挂沐浴巾、毛巾等沐浴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图。
图中:1 缸体 2 放水口 3 进水口
4 门洞 5 浴缸门 6 开关按钮
7 坐台 8 连接杆 9 靠垫
10扶杆 11条形凹槽 12淋浴喷头
13挂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老年人专用浴缸,包括缸体1,缸体1底部开有放水口2,缸体1的侧壁开有进水口3,缸体1的侧壁开有门洞4,门洞4上铰接有浴缸门5,缸体1的侧壁上缘设有开关按钮6,开关按钮6用于控制进水口3的开和闭,以及控制进水口3开的大小,缸体1底部设有坐台7。
所述缸体1侧壁上缘设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上设有靠垫9。靠垫9主要用来坐着时可当靠背,躺着时当可枕头。
所述缸体1的侧壁上缘设有扶杆10。扶杆10使浴缸更具安全。
所述缸体1外壁设有若干条条形凹槽11。条形凹槽11不但使浴缸美观,而且可以节约成本。
所述缸体1侧壁上缘开有圆孔,圆孔内插接有淋浴喷头11。这样可以方便老年人采用淋浴方式进行沐浴。
所述缸体1的内侧壁上缘设有挂杆12。挂杆12用于挂浴巾、毛巾等洗浴用品。
所述门洞4位于7坐台7前面缸体1的侧壁上,这样可以降低门洞4的门槛高度,使其更便于残疾人进入缸体1中。
所述门洞4呈U字型。门洞4采用U字型的设计,一方面使浴缸的形状美观,同时,弧线形的结构更具坚固,并且能够加强密封效果。
使用时,老年人通过开启浴缸门5进入缸体1中,关闭浴缸门5后,再按动开关按钮6进行蓄水以及控制冷水、热水流量的对比度,进而可调节水体的温度;缸体1底部的坐台7,使不方便躺下的人可坐在坐台7上进行沐浴;坐在坐台7上面,头靠靠垫9,毛巾挂于挂杆13上,浸泡的同时,还可以使用插接在缸体1侧壁上的淋浴喷头12进行淋浴;洗浴完毕之后,通过开关按钮6开启放水装置3,将浴缸中的水全部放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路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欧路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7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