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型太阳能聚热蒸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7862.1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20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孟宁;刘志雄;戴建国;吴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建国;孟宁 |
主分类号: | F24J2/02 | 分类号: | F24J2/02;F24J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立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太阳能 聚热蒸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的太阳能聚热蒸煮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表面约为6000摄氏度的辐射能量,向宇宙空间辐射,其中约为20亿分之一辐射到地球上,辐射能量每年约5.5×1024焦耳。人类每年所消耗的能量,换算为石油约为50亿吨。从太阳到达地球的辐射能量是人类消耗总能量的2万多倍,即人类每年消耗的能量约为太阳到地球20分钟的辐射能量,人类每天消耗的能量,只要太阳到地球3秒钟的辐射能量就够了。如此巨大的太阳辐射能量,是人类取之不尽,无需开采,更无污染的理想能源。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能源紧缺的问题越来越突显出来,能源短缺大大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的新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来为人类服务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大课题。
人类利用太阳能,主要在于解决:(1)时刻跟踪太阳的跟踪装置;(2)使太阳光聚焦,从而获得高温的集热装置;(3)传热、蓄热或能量转换装置;(4)能量利用装置。就目前发明的太阳能利用装置而言,往往着眼于增大反光板的面积来提高太阳能热效率,而且市面上的蒸和煮装置均为独立设计,浪费了较多硬件材料,使用极不方便,且蒸或煮装置周边没有使用绝热腔体防止热能散失掉,热效率使用低,加上其造价之高,难以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利用太阳能装置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效率高且成本低的环保型太阳能聚热蒸煮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型太阳能聚热蒸煮系统,其包括一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及与其连接的导热管、箱体与箱盖,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热能交换器,于该热能交换器周围填充有蒸煮液,所述热能交换器两端伸出箱体与导热管首尾一端相连,于所述蒸煮液上方的箱体内壁设有托架。
所述箱体底部还设有一蒸煮液进口与一蒸煮液出口,所述蒸煮液进口高于蒸煮液顶面,所述蒸煮液出口低于所述蒸煮液顶面。
所述蒸煮液进口处设置有一浮球式自动补液器。
所述蒸煮液顶面高于所述热能交换器顶面5~8厘米。
所述箱盖为密封盖,该密封盖一侧边设有一转轴与箱体顶部铰接。
所述密封盖设有一安全警报阀。
所述箱体内侧贴有隔热保温层,所述箱体内侧与隔热保温层之间填充有适量的盐棉。
所述箱体底部还设置有一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顶面低于所述蒸煮液顶面。
所述导热管依次设有排污阀、介质储存箱、周节流量控制阀、循环热泵、压力表、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与温度计。
所述蒸煮液为自来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收集的光热,通过导热管中的导热介质不断往复循环而传导给本实用新型中的热能交换器,采用内置式托架,其上方可直接放置蒸皿或煮缸,箱体底部设有热能交换器使与其周围的蒸煮液进行热交换,蒸煮液受热沸腾而产生蒸气,使置于箱体内的煮缸或蒸皿直接受到了沸水与蒸气的加热,箱体内侧贴有隔热保温层,减少热量散发,因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热效率高、成本低、实用性强,尤其适合于一般家庭或个人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建国;孟宁,未经戴建国;孟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78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