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扎护胎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7884.8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39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丹阳 |
主分类号: | B60C19/12 | 分类号: | B60C1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扎护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内胎,尤其是一种具有防扎保护效果的防扎护胎。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汽车现在作为消费品,已经进入了很多家庭。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解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稳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和制动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因此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轮胎同时又是消耗品,一般轮胎的价格也比较高,特别是名贵的汽车,换一个轮胎都需要花几千元;出租车作为跑的最勤的车辆,轮胎的磨损也是不可避免的,自然会增加司机的成本;摩托车等类似机动车辆的轮胎磨损也是必然地摆在车主面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度高,缓冲性能好,能够提高车辆轮胎的防扎性,弹性效果不会受到损失,并且制造成本低,减缓轮胎磨损的一种防扎护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扎护胎,所述护胎本体呈环形结构,并且设置于车用外胎的内侧,所述护胎本体的截面为由两条弧线首尾相连构成的月牙状结构。
所述护胎本体的内侧胎面与外侧胎面均设有压花纹路。
所述月牙状截面顶部至底部的高度为5mm-200mm。
所述护胎本体为弹性体,所述弹性体采用弹性橡胶或弹性硅胶制成。
所述压花纹路为子午帘线、斜交帘线或交叉线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扎护胎,将护胎本体的截面设计为月牙状,在内侧胎面与外侧胎面还设有压花纹路,不但能够增加护胎表面的摩擦力,也不会使其与车用外胎及车用内胎之间发生位移。由于该护胎本体采用弹性材质制成,因此使其具有强度高、缓冲性能好等,使车辆在颠簸的路面行驶时,该护胎整体的弹性效果也不会受到损失。另外,由于月牙状截面顶部至底部的高度为5mm-200mm,因此适用于自行车、摩托车及大型载重车辆的使用,具有较广的使用范围。本实用新型整体设计结构简单合理,可有效的防止充气轮胎被刺破而产生漏气现象,既提高车辆轮胎的防扎性,也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还能够减小轮胎与路面产生的磨擦,降低轮胎在路面行驶过程中的缓冲系数。当有异物进入轮胎内部时,能够减少车体的下沉量和滚动阻力,降低车轮与地面的磨擦系统,从而达到延长车轮使用寿命的目的,还可以对废旧的外胎再利用。又因为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而且更换也比较方便,因此为车主节省了养车的高额费用,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侧胎面或外侧胎面表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护胎本体 2压花纹路
3车用外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扎护胎,护胎本体1呈环形结构,并且设置于车用外胎3的内侧,护胎本体1的截面为由两条弧线首尾相连构成的月牙状结构。该月牙状截面顶部至底部的高度L为5mm-200mm,因此适用于自行车、摩托车及大型载重车辆的使用。在护胎本体1的内侧胎面与外侧胎面均设有压花纹路2,压花纹路2为子午帘线、斜交帘线或交叉线构成。该压花纹路不但能够增加护胎表面的摩擦力,从而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护胎本体与车用外胎及车用内胎之间发生位移。护胎本体1为一个具有弹性效果及缓冲性能的弹性体构成,该弹性体采用弹性橡胶制成。采用此种弹性材料能够使车辆在颠簸的路面行驶时,该护胎整体的弹性效果也不会受到损失,还减轻了车体的重量和动力负荷,从而提高了车辆的行驶速度与动力的利用率。其较佳的材质为微闭孔橡胶发泡体,该做闭孔橡胶发泡体是以天然橡胶为基料,加入硫化促进剂、软化剂、发泡剂制成。其中各种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天然橡胶1000份、氧化锌40份、硬脂酸20份、防老剂15份、硫化促进剂DM 15份、硫化促进剂10份、炭黑30份、凡士林40份、硫磺20份、发泡剂55份、尿素10份。
在上述实施例中,护胎本体1还可以采用同样具有弹性效果与缓冲效果的弹性硅胶或其他具有弹性效果的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丹阳,未经王丹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78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