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8144.6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35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贾国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正石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贾国川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8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余热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器,尤其涉及燃油燃气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器。
背景技术
燃油燃气锅炉、工业炉尾部排放的烟气含有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大多未被利用而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浪费了。通过尾部加装烟气余热回收器,可以把回收的热量用于加热生活热水、生产用工艺热水、采暖热水等,达到节约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的目的。燃油燃气锅炉、工业炉的尾部烟气余热回收属于低温回收,烟气温度大多在200℃以下。低温烟气余热回收需要大量的换热面积,因此回收设备既要有足够的换热面积又要使得设备体积不至于过大、设备烟气侧阻力不至于过高,同时换热元件又要耐腐蚀,且能够有较高的回收效率。目前,公知的用于燃油燃气锅炉、工业炉的烟气余热回收器按照换热元件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热管式,光管式,板片式,翅片式。其中热管式、光管式多为碳钢制造,受热面积有限,不易布置大量受热面积,因此回收率不高且不耐腐蚀。板片式烟气余热回收器换热元件用不锈钢板压制成波纹形以提高换热系数,虽然耐腐蚀但不锈钢的传热系数较碳钢低很多,传热效果差,当烟气流过时阻力较大,也不宜布置很多,因此回收率也较低(参见中国专利:ZL200720050950.0)。翅片式目前大多采用焊接缠绕翅片管,翅片根部热阻大,传热效果不好。
另外,当烟气经过烟气余热回收器降温后,烟气中的水蒸汽会凝结成水倒灌进入锅炉,对锅炉设备造成损坏,影响锅炉正常燃烧。现有的烟气余热回收器由于在有限的体积内很难布置大量的换热面积使得回收效率低、且不易维修,同时传统的烟气余热回收器由于没有有效的防凝结水倒灌措施,使烟气中的凝结水倒灌进入锅炉,使锅炉设备受到腐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现有技术低温烟气余热回收效率,提出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低温烟气余热的高效回收一直是热能技术领域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加热端为低温烟气,热源温度低、换热温差小,使得换热系数很低,要想回收大量的热能,最好的途径就是在低温烟气侧进行换热强化。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钢铝复合翅片管管外侧为铝翅片,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外侧通烟气,加之铝翅片的节距很小为2.5~4毫米,因此使得换热面积同比增加2~3倍。芯管为碳钢管,管内通冷却水,水侧的换热系数远比烟气侧的换热系数高,因此可以迅速的吸收由铝翅片传导的热量,使得总的传热量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器,包括上烟箱、管箱组、下烟箱。下烟箱位于烟气余热回收器的下部,管箱组位于上烟箱与下烟箱之间,上烟箱、管箱组、下烟箱三者用螺栓连接,上烟箱、管箱组和下烟箱三者的连接面,以及每个管箱之间的连接面,均采用耐热胶垫密封。管箱组由多个管箱组成,每个管箱之间有耐热胶垫,管箱之间用连接弯管连接。管箱组四周外侧包裹保温层,保温层外加有护板。每个管箱由钢铝复合翅片管、管箱框、水路管座、管箱盖焊接组成,管箱盖上设有水路管座通过连接弯管连接每个管箱,在管箱框内壁及与钢铝复合翅片管端部连接处涂有耐腐蚀涂料。下烟箱由进烟口、塔形烟帽、凝结水排放口组成。塔形烟帽由圆锥形上层烟帽板、截顶圆锥形中层烟帽板、截顶圆锥形下层烟帽板、支撑圆钢组成。
冷却水自上而下由管箱水路管座进入最上层的管箱内,经过连接弯管进入下一个管箱,由第二个管箱水路管座出来经连接弯管进入第三个管箱,由第三个管箱水路管座出来进入第四个管箱......如此串联水路,最后由最下层的管箱水路管座引出。烟气由下烟箱进烟口处进入,经过管箱换热后由上烟箱流出。
本实用新型在下烟箱进烟口处设置了防凝结水倒灌的塔形烟帽,下烟箱最低点设置了凝结水排放口。本实用新型管箱组中的烟气产生的凝结水不会倒灌进入锅炉,从而避免凝结水对锅炉的腐蚀,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换热面积较常规余热回收器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增大2~3倍,具有较高的回收率。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地拆卸、更换任意一个管箱,使得维修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主视图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2A-A剖视图中的管箱剖面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正石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贾国川,未经北京中科正石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贾国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81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移动传感器
- 下一篇:冷热分流式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