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路2M信道综合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8170.9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35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立;陈风波;李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达迪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瑞德 |
地址: | 545006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路 信道 综合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对承载通信业务的传输信道进行监测管理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通信业务最主要的接入和传输方式是通过2M信道实现的,2M信道不仅作为承载各种通信业务的主要传输信道,同时随着通信新业务的不断发展,其使用率越来越高。在实际应用中,2M信道大部分的故障出现在数字配线架的转接,这种转接故障又以接触不良和焊接头老化为多,由于数字配线架是纯机械式转接,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故障率将进一步加大,处理配线架故障的程序一般是:先由用户申告,传输台站使用误码仪进行全程环回测试,如果发现有误码,则中间逐站进行数字配线架环回测试,在进行环回测试时,由于重新拨插了跳接线,很可能会使跳接良好,从而在测试时不会再出现误码,导致故障无法被发现,恢复信道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可能又出现同样的故障;另外,用户申告故障较多的是传输视频图像的2M信道,其主要原因是信道存在滑码。这种处理故障的方法必须由用户申告来启动,且不能及时排查故障,随着用户申告的2M信道故障不断增多,而误码测试仪数量有限,且值勤维护人员不可能长期将误码测试仪挂接在信道上进行误码测试,造成管理维护人员不能快速分析故障原因和排除故障,使得多路2M信道的管理维护困难重重。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信道监测设备大部分都是使用串口与网管系统进行通信,不仅效率低,而且可靠性差;传统的网管结构有两类:一类是单机网管,它在面对多用户并发查看的状况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第二类是简单的C/S结构,其可以接受多个客户端登陆,可以应对简单的并发查看请求,缺点在于对服务器的绝对依赖性,由于所有的客户端都依赖于一台服务器,一旦这台服务器发生故障,则整个网管系统就瘫痪了,由于受限于服务器的处理能力,采用此类结构不能监控太多的设备单元;此外,传统同类网管系统的拓扑图是以监测设备为中心,体现的只是监测设备网络的拓扑结构,且拓扑图限定严格,不能由用户绘制,灵活性较差、客户操作可视化程度低。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效率高、可靠性强、功能完善的监测系统以适应目前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2M信道综合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能够同时对多路2M信道进行集中监控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可靠性强、效率高,以解决多路2M信道运行维护管理困难的问题,并克服已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路2M信道综合监测系统,由硬件与软件两大部分构成,所述的硬件组成主要分三部分,包括:DCN网传输平台I、服务器与客户机部分II、数据采集和预处理部分III;
所述的服务器与客户机部分II是由Q个服务器和N个PC机组成的多客户端、多服务器的客户机/服务器网管结构,客户机通过服务器对数据采集和预处理部分III进行操作控制,网管服务器运行数据库和服务端软件,接收和存储数据采集和预处理部分III报送的监测数据以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根据设置方式进行告警,同时接受客户机的查询请求并返回查询结果;
所述的数据采集和预处理部分III由P个监测单元组成,用于同时对多个2M信道监测并采集相关数据,经简单预处理后上传给服务器,同时接收客户机的指令;
P个监测单元与被监测的2M信道测试端口分别通过P个数字配线架以高阻跨接形式连接,然后通过以太网线接入网管信息传输网络DCN,Q个服务器和N个PC机也通过网线接入DCN网络传输平台,上述P、Q、N的取值范围是:1≤P≤100,1≤Q≤10,1≤N≤P。
所述监测系统的软件平台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管理应用程序,其中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2000,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平台,通信协议采用TCP/IP。监测2M信号类型包括符合PCM帧结构、带CRC4复帧结构、HDLC数据帧结构、用户定义帧结构四种类型。对误码指标的统计按照国际电信联盟(ITU)的M.2100、G.821、G.823建议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达迪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达迪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81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木复合强化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琼脂打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