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平衡式线损在线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8175.1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9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源绿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瑞德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平衡 式线损 在线 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网运行监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损在线监测仪。
背景技术
目前,除了抄表和负控管理能够对电网运行进行有限的监测外,还没有专门针对电网线损进行诊断和提供治理方案的技术手段,可以说自动平衡式线损在线监测方案的出现在该应用领域填补了空白。
目前线损的统计以人工统计为主,效率低,不能保证每个点统计的同步性,因此计算出的线损准确度大打折扣。
当前的电能计量系统一般由计量互感器和电能表两部分组成,电能表从计量互感器采集电能信号并计算出用电量,该用电量便作为供电部门向用电户缴费的依据,由于计量系统缺少自我保护措施,便成了窃电行为攻击的突破口,手段不断翻新,从比较原始的私拉乱接、无表用电、绕表用电、更换互感器铭牌、私自开启电表计量铅封等手段发展到目前的高科技智能化窃电,手法越来越智能隐蔽,给供电部门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缺少监测线损的系统方法,难以应付不断翻新的窃电手段,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因此要系统解决线损监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平衡式线损在线监测仪,它可以使用电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各个时段的线损数据,可以在窃电等行为发生的同时收到线损产生的原因告警,为治理线损提供可靠的依据。
所述的自动平衡式线损在线监测仪是10KV供电线路线损在线监测系统的基本控制单元,在每个用电户的电能表箱内安装一套构成监测子站,在线路总出口处安装一套构成总站,各子站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总站定时传递数据,由总站的CPU控制单元采用自动平衡式原理对本条线路进行线损分析计算,并将实时分析结果通过无线模块方式上报管理人员,可无主站运行。
如图1所示,所述的自动平衡式线损在线监测仪,包括:微功耗CPU、串行通讯接口、电源电路、扩展接口、宽范围电压输入谐波采集电路、无线通信模块、SIM卡接口、天线接口。
当所述的谐波采集电路采集到的谐波含量异常时,程序就会自动发送告警信息给管理员。
所述的电源电路负责给无线通信模块、扩展接口、串行通信接口、CPU供电以维持设备运行。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主要负责总站和子站之间的无线通信。
所述的微功耗CPU,负责对通过串行通信接口及谐波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
所述的扩展接口,为一总线接口,可以根据需要引出一个或多个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电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各个时段的线损数据,可以在窃电等行为发生的同时收到线损产生的原因告警,为治理线损提供可靠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平衡式线损在线监测仪原理框图;
图2是自动平衡式线损在线监测仪的独占电能表通讯接口时的接线方式;
图3是自动平衡式线损在线监测仪的与其它设备分享电能表通讯接口的接线方式;对于高压计量3×100V的电能表,本装置工作电源的N极接电能表电压端子的B;
图4是自动平衡式线损在线监测仪接线端口,1为电源接口,2为扩展接口、3为RS485通讯接口,4为SIM接口,5为天线接口;
图5是自动平衡式线损在线监测仪的谐波采集电路;
图6是自动平衡式线损在线监测仪的电源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10KV供电线路线损在线监测系统的基本控制单元,系统构成两个闭环:
1、以整条线路为监控对象进行终端组网,组成一个大的闭环,自成体系,可无主站运行。即在变电站整个线路出口处安装一台设备作为整个系统的总站,在线路其他各个节点各安装一台设备作为子站总站和子站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2、以某一个重点用户为监控对象组成一个小的闭环,即在用户进线端安装一套高压无线互感器,在用电末端安装线损在线监测仪,实时监测电表运行状况,采集到电表中有异常数据则自动发送报警信息到管理员,并分析产生线损的原因,给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实现对用电的完整监控。
各子站采集的信息定时发送到总站,由总站进行分析比对,计算线损率。
无线通信模块与SIM卡联合使用,主要负责总站和子站之间的无线通信,也可以以短信息的方式向子站发送命令,获取相应信息。
常用短信息命令格式如表1所示。
表1 常用短信息命令格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源绿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源绿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8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金属卤化物灯专用电极组件和电弧管
- 下一篇:三维高密度电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