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车厢挡板顺序启闭装置的车厢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8301.3 | 申请日: | 200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07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永胜 |
主分类号: | B60P1/273 | 分类号: | B60P1/27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017000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车厢 挡板 顺序 启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车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车厢挡板顺序启闭装置的车厢。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运输载重量大、运送货物颗粒小的货车,可采用开启车厢挡板的方式来进行卸货,但现有技术中的车厢挡板的开启动作和关闭动作为相互独立的两个步骤,现实中常常出现忘掉关闭车厢挡板、或关闭不严而继续进行运输的情况,这样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漏货的现象,从而造成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甚至由此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经过改进的带有车厢挡板顺序启闭装置的车厢,该车厢挡板顺序启闭装置可保证车厢挡板的开启、关闭工作为顺序完成,提高车厢整体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车厢挡板顺序启闭装置的车厢,包括厢体,其中在厢体的底板与侧挡板之间设置有车厢挡板顺序启闭装置,车厢挡板顺序启闭装置包括L型挂钩、挂板、支板和驱动机构,L型挂钩包括活动端和挂钩端,支板的上端与挂钩端铰接连接,支板的下部上设置有一凸台,与垂直状态时的支板的下端面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一支座;挂板固定设置在侧挡板上,其中部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与挂钩端相适配,挂板的下端与所述凸台相配合工作;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端,使L型挂钩沿其中部的铰接点转动,所述挂钩端松开挂板时,侧挡板可被打开,此时所述支板座落到支座上并支撑住所述挂钩端,使其保持打开状态;侧挡板扣合时,挂板的下端与所述凸台碰撞,使所述支板脱离支座,以脱开支撑状态,所述挂钩端下落后与挂板挂合。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杆和插销,连杆的上端与插销的一端铰接连接,连杆的下端与所述L型挂钩的活动端相抵靠作用,来驱动所述L型挂钩转动;所述挂钩端的上部位置上设置有一挡块,插销可插装在该挡块与所述挂钩端之间,来保持所述挂钩端的挂扣状态。
进一步,所述连杆的下端采用气动、液动或手动的方式进行驱动。
进一步,所述车厢挡板顺序启闭装置成对、对称设置在车厢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厢体的底板与后盖板之间也设置有所述车厢挡板顺序启闭装置。
本实用新型带有车厢挡板顺序启闭装置的车厢,可保证车厢挡板的开启、关闭工作为顺序完成,防止了由于车厢挡板盖装不严实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提高车厢整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车厢的货车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车厢后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放大视图;
图4为A部工作时L型挂钩松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车厢挡板顺序启闭装置的车厢,包括厢体,其中在厢体的底板与侧挡板之间设置有车厢挡板顺序启闭装置1,车厢挡板顺序启闭装置1包括L型挂钩2、挂板3、支板6和驱动机构4,L型挂钩2包括活动端22和挂钩端21,支板4的上端与挂钩端21铰接连接,支板6的下部上设置有一凸台61,与垂直状态时的支板6的下端面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一支座7;挂板3固定设置在侧挡板上,挂板3的中部设置有通孔31,通孔31与挂钩端21相适配,挂板3的下端与凸台61相配合工作;驱动机构4包括连杆41和插销42,连杆41的上端与插销42的一端铰接连接,连杆41的下端与活动端22相抵靠作用,来驱动L型挂钩2绕其中部的铰接点转动;挂钩端21的上部位置上设置有一挡块5,插销42可插装在挡块5与挂钩端21之间,来保持挂钩端21与挂板3的挂扣状态。连杆41的中部设置有可转动铰接点,其下端采用气动、液动或手动的方式进行驱动。
工作时,当侧挡板需要被打开进行卸货时,连杆41的下端被驱动向侧挡板靠近,此时插销42从挡块5与挂钩端21之间拔出,活动端22也向侧挡板靠近,L型挂钩2绕其中部的铰接点转动,使得其挂钩端21松开挂板3,侧挡板可被打开,此时支板6座落到支座7上,并支撑住挂钩端21,使其保持打开状态;当侧挡板扣合时,挂板3的下端与凸台61碰撞,使支板6脱离支座7,以脱开支撑状态,挂钩端21下落后与挂板3挂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车厢挡板顺序启闭装置1为成对、对称设置在车厢的两侧,并且根据需求,在底板与后盖板之间也可设置有车厢挡板顺序启闭装置1,从而保证整个车厢的侧挡板、后盖板均处于安装状态,车厢的整体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永胜,未经赵永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8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墙体保温装饰板
- 下一篇:隔离开关、接地刀闸配置独立开关的气体绝缘组合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