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宗教信仰物结构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178472.6 申请日: 2008-11-14
公开(公告)号: CN201445309U 公开(公告)日: 2010-05-05
发明(设计)人: 沈宏易 申请(专利权)人: 沈宏易
主分类号: A47G33/00 分类号: A47G33/00
代理公司: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11265 代理人: 叶树明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文山区樟***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宗教信仰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大体上属于一种宗教信仰物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同时包含外信仰物与内信仰物的内外双重设计,可用于殡葬业作为往生者火化时的陪葬物品,于心灵上作为引导往生者驾往西方极乐的意涵。

背景技术

慎终追远乃我国传统的伦理思想,后人对于往生者的遗骸处置总是保持着戒慎庄严、务求完善的态度。一般葬仪习俗对往生者尸骨处理采土葬或火葬两种方式;其中,在国人「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多为实行土葬方式。今日,土葬的土地取得不易,尤其在现在寸土寸金的环境下,采用土葬方式其费用较高,难度亦更显困难。再者,土葬所需的墓地面积大、会有土地利用与环境卫生的问题、加上日后仍需进行「捡骨」仪式等种种麻烦因素影响下,火葬的作法开始为世人所接受。火葬的优点是为省时、干净又节省空间,对于人口密集的都会区域而言,大多实行此种火葬方式。火葬一般作法为将先人或亲属往生后的遗体予以火化处理,火化后的遗骨以骨坛收存,然后再将坛体存放于特定场所(如寺庙、灵骨塔等),以供在世者吊唁凭信、感念追思。

就殡仪而言,中国人向来讲求孝道及排场,故此殡葬业相关的殡葬用品,诸如棺木、骨瓮、库钱、佛具及法器等,其用量相当可观。在中国佛教与道教的传统习俗中,不论是平日的祭祀、上香祈福或是各种庙会庆典等(如各神祉的寿诞或是中元普渡),其仪式间常焚烧纸制物品,诸如冥纸、人偶、车子等纸器;而在往生者遗体火化的过程中,其柩内亦会放置一些易燃的陪葬寿内物品,例如衣物、库钱、檀香、纸莲等,象征给往生者于另一世界使用,以求后人心灵上的安慰。在传统上,家属于往生者死后的治丧期间会于灵堂恭奉往生者灵位与西方三圣佛尊。西方三圣在奠仪中代表了将往生者亡灵接引至西方世界的神灵,其神本位在中国传统葬仪观念中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惜者,在整体中式葬仪的流程中,西方三圣接引的仪式仅于治丧期间法师为往生者诵经祈福、回向功德时存在。其后流程,包含入殓、移灵、出殡、火化、安奉进塔等,皆无佛菩萨伴随在往生者身边。本新型创作人因循中国传统习俗的仪式,以及抱持为往生者接引西方的本怀,特此提出了一种宗教信仰物结构,可将中国传统信仰中西方接引的观念在殡仪全程中落实,并提供丧家一可供凭借恭奉的佛尊。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新型创作人提出了一种宗教信仰物,其中包含一外信仰物,是由具第一熔点的材质制成;一封罐,是由耐火材质制成,其包含一罩体及一座体定义出一内部容置空间,所述封罐容设于所述外信仰物内;及一内信仰物,是由具有第二熔点的材质所制成,其容置于封罐;其中第二熔点高于第一熔点,火化温度介于第一熔点及第二熔点间.在本实用新型中,内信仰物结构与封罐是以耐火材料制成,其包含陶、瓷、石材、琉璃、水晶、玻璃等.外信仰物结构则以易燃材料制成,其包含蜡、木材、纸材、布料等.火葬过程中,外信仰物结构会受高温而焚化,而留下封罐及其内的内信仰物结构,所述内信仰物于火化后取出供奉于往生者的灵堂或骨坛处.

本实用新型的一观点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殡葬业遗体火化场合的信仰物结构,其信仰物结构是置于灵柩中与往生者遗体一起火化。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之技术问题在于为使内信仰物结构不会直接受到火焰焚烧以及受外界焚灰或杂志黏附影响,故在内信仰物结构及外信仰物结构间加上一封罐,以于火化过程中保护置于外信仰物中的内信仰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佛中佛结构,其外佛于火葬中会与往生者遗体一起焚化,象征佛祖伴随往生者引渡西方世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宗教信仰物结构,其内信仰物于火化后完好无损并可供丧家祭拜。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用新型实施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经由参照下列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与其伴随的图式而获得最佳的理解。然而,本实用新型并未受这些图式中的细节所限制。实则,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透过不同的方式细节来施行。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外佛体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外佛体的背面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封罐的示意图;及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内佛体的正面视图。

图中:

100外佛体

200封罐

201罩体

203座体

300内佛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宏易,未经沈宏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84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