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感应人体接触的感应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8596.4 | 申请日: | 2008-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11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弘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45 | 分类号: | H03K17/945;G01V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顺荣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人体 接触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感应人体接触的感应开关,尤指一种可感应人体讯号输入再转换成电气信号输出的感应开关。
【背景技术】
习知CD/MP3播放机、DJ雷射唱盘、食物搅拌机及果汁机等,其控制开关大抵以机械按键为主,该机械式按键除具有机械性耗损外,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作动行程,因此会有作动时间误差产生,而且机械性开关体积大,设置在产品外观上,对产品外观设计的流畅性屡屡受限,于是,以人体接触感应的开关渐渐被人所研发,免除习知机械按键开关上述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感应人体接触的感应开关,使其可感应人体接触讯号输入,接着将该讯号换成电气讯号输出。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感应人体接触的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开关包括:一接触导电体,提供当人体接触该接触导电体后,会有一人体频率讯号输出;
一频率产生器,其输入端与接触导电体的输出端连接,用以接收上一级接触导电体所输出的人体频率输出讯号,平时人体未接触到接触导电体时,会产生高频的方波频率;但当人体接触到接触导电体时,频率产生器会因接收上一级接触导电体所输出之人体频率输出讯号而改变以人体频率讯号输出;及
一检知电路,输入端与频率产生器输出端连接,用以接收到频率产生器之输出讯号后,以侦测频率产生器的输出频率,依所侦测到的频率高低来作不同的动作;所侦测到的频率为高频时,表示人体未接触到接触导电体;所侦测到的频率为人体频率时,表示人体有接触到接触导电体,检知电路会作电气讯号输出,形成一开关。
其中,在所述的接触导电体与频率产生器间可连接一整流电路,该整流电路与接触导电体的输出端连接;该整流电路包含一检波器及一保护器。
其中,所述的检知电路为一微控制器。
其中,所述的检知电路为一微处理器。
其中,所述的检知电路包含:
一低通滤波器;
一数位脉波触发器,为一单稳态多谐振荡器,与所述的低通滤波器输出端连接;
一脉波/电压转换器,为一充放电回路,与所述的数位脉波触发器连接;
一电压比较器,与所述的脉波/电压转换器连接;及具有
一电控开关或微处理器,与所述的电压比较器连接。
其中,所述的检知电路的电压比较器与电控开关或微处理器间可连接一波形整形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感应人体接触的感应开关,其优点及功效在于:可感应人体接触讯号输入,接着将该讯号换成电气讯号输出,从而形成一感应开关,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方块流程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线路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方块流程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线路图。
图中具体标号说明:
接触导电体---10 整流电路---20
频率产生器---30 检知电路---40
检波器---21 保护器---22
低通滤波器---41 数字脉波触发器---42
脉波/电压转换器---43 电压比较器---44
波形整形器---45 电控开关或微处理器---4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的方块流程图及线路图。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开关具有:
一接触导电体10,提供当人体接触该接触导电体10后,会有一讯号输出。在人体未接触到接触导电体10前,接触导电体的频率设定为低,但当人体接触到接触导电体10时,接触导电体10感测到人体频率(人体频率来自电源的60/50Hz)并输出。
一整流电路20,为非必要构件,与接触导电体10的输出端连接,具有可使讯号更平整及避免突波,以保护电路。包含一检波器21及一保护器22,其中,检波器21可使接触导电体10输入的讯号振幅过大时能截取一个安全值,以供下一级电路使用,避免电压过大;保护器22,具有阻隔直流讯号,而人体的交流讯号能顺利通过的功效,而且具有前一级检波器21失效时,可以以限流方式达到电流保护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弘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弘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85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