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阀门体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80936.7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67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军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F16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成套换热机组设备领域的阀门体。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板式换热机组,如CJT191-2004型换热机组,是以板式换热器为核心,在板式换热器的连接管道上加载一些外部设备,如水泵、控制系统、阀门等,形成一个成套装置,来完成一定的换热用途。
由于目前对换热机组用途的要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板式换热机组还是一种非标的产品,大量的外部设备集成在板式换热器的外部连接管道上,造成整个设备体积庞大,制造、安装和使用都非常不方便。
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板式换热机组的要求越来越高,换热机组需要加装的设备也就越来越多。这样,众多设备与换热机组内部有限的空间之间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也更加加重了原有的常规换热机组在制造、安装、使用(包括保温)上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在当前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现有的板式换热机组难以满足节能(保温)和减少金属耗量的要求,这些都给当前的板式换热机组提出了迫切的改进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阀门体,它通过利用双台板式换热器头板之间的空间,将换热机组的部分功能装置设置其间,形成阀门体标准件,并通过标准件将两台换热器的头板形成一个整体。可以很好地解决换热机组体积庞大,制造、安装和使用都非常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阀门体,所述阀门体设置有两个阀门,两个阀门之间设置有一个连接段。
所述阀门为球阀、蝶阀或截止阀。
所述连接段为多功能三通或四通过滤器。
所述连接段上设置有仪表安装口。
所述仪表安装口为3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阀门体用于板式换热机组中连接两台头板对置的板式换热器,两台换热器的头板及连接头板的4个阀门体形成一个整体,称为头板对,可以大大解决换热机组的预组装工作,把头板对作为一个完整的部件进行生产。同时,还解决了换热机组中两台换热器的并联分配,过滤、系统转向和阀门安装等多项板式换热机组的任务。而且由于阀门体上还有仪表安装口(3个),就可以将所有可视仪表(温度表,压力表)和远传仪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也集成安装到阀门体上。
本实用新型阀门体可以大大解决换热机组的预组装工作,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部件进行生产。同时,还解决了换热机组中两台换热器的并联分配,过滤、系统转向和阀门安装等多项板式换热机组的任务。而且由于阀门体上还有仪表安装口(3个),就可以将所有可视仪表(温度表,压力表)和远传仪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也集成安装到阀门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保持现有板式换热机组功能的前提下,把大部分双板换型的换热机组的功能集成到换热器头板对上,大大减小了板式换热机组的体积,大大节省和简化了板式换热机组的制造、安装和使用过程。使板式换热机组真正进入标准化的时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阀门体1,所述阀门体设置有两个阀门2,两个阀门之间设置有一个连接段3。
所述阀门可以为低温水使用的蝶阀,高温水使用的球阀或是蒸汽使用的截止阀等。所述阀门的目的是对换热器起到隔断及分配流量的作用。
所述连接段上设置有仪表安装口4。所述仪表安装口为3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阀门体用于板式换热机组中连接两台头板对置的板式换热器,两台换热器的头板及连接头板的4个阀门体形成一个整体,称为头板对,可以大大解决换热机组的预组装工作,把头板对作为一个完整的部件进行生产。同时,还解决了换热机组中两台换热器的并联分配,过滤、系统转向和阀门安装等多项板式换热机组的任务。而且由于阀门体上还有仪表安装口(3个),就可以将所有可视仪表(温度表,压力表)和远传仪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也集成安装到阀门体上。
本实用新型阀门体可以大大解决换热机组的预组装工作,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部件进行生产。同时,还解决了换热机组中两台换热器的并联分配,过滤、系统转向和阀门安装等多项板式换热机组的任务。而且由于阀门体上还有仪表开口(3个),就可以将所有可视仪表(温度表,压力表)和远传仪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也集成安装到阀门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军,未经吴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09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