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缝机的针距座孔与表盘孔对称度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1286.8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47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石其峰;徐洪忠;王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4 | 分类号: | G01B5/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缝机 针距座孔 表盘 对称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平缝机的针距座孔与表盘孔间对称度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检测高速平缝机质量过程中,平缝机所缝纫出针距的大小及倒、顺缝时针距的大小比例等指标是直接体现机器质量的关键。而这些关键因素除了受控于相关零部件的制作质量外,平缝机机壳的针距座孔及表盘孔的加工的对称度也尤其重要。
平缝机机壳的针距座孔及表盘孔加工完毕后,针距座孔内装上针距座等相关零件,倒缝组件与针距座相连接用于实现倒缝。表盘孔内装有进退可调节针距大小的方牙螺杆及相配的针距显示表盘组件。通过进退可调节的方牙螺杆前端与针距座组件控制倒、顺缝的上、下两处相关圆弧对应碰触,从而调节的针距大小。
当针距要求为零时,即方牙螺杆的前端部紧紧抵触在针距座控制倒、顺缝的上、下两相关圆弧段相过渡的最低点上。如果针距座孔与表盘孔间的对称度不符合要求,将无法实现针距的大小要求及倒、顺缝针距的比例要求。所以在加工机壳的针距座孔及表盘孔时,须对针距座孔与表盘孔的对称有一个严格的公差控制,以保证机器的使用性能及整机装配质量。
现有技术中,检测平缝机针距座孔与表盘孔的对称公差时,一般是采用上轴量棒、针杆垂直校盘、针距孔量棒、表盘孔量棒、等高块、调节支承、高度尺、百分表等量具,然后见表,读出其差值。此方法虽然可以较精确地读出所检机壳的该对称公差值,但检测速度太慢、步骤繁琐,并且还要求操作者需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不适合企业大批量的全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率检测平缝机的针距座孔与表盘孔间对称度的检测装置,且使用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一种平缝机的针距座孔与表盘孔对称度检测装置,它包括针距座孔量棒和表盘孔量棒,所述的表盘孔量棒的一端部具有检测头,所述的针距座孔量棒的一端部具有可容所述的检测头刚好通过的槽。
所述的槽为方口槽,所述的检测头的外径略小于所述的槽的宽度。
所述的表盘孔量棒上具有用于插入平缝机表盘孔的表盘孔插入段,所述的针距座孔量棒上具有用于插入平缝机针距座孔的针距座孔插入段。
所述的检测头的外径与槽的宽度之间的最大差值为标准要求的两孔间距离公差的下差的两倍。
所述的针距座孔量棒和表盘孔量棒的另一端部还具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机械加工和检测中,一般会针对性地给予一定的加工的公差范围,只要不超出要求的公差范围,就判定为合格产品,而无须读出精确的数据。因此,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测时,操作者先把针距座孔量棒插入平缝机的针距座孔内,然后将表盘孔量棒插入平缝机的表盘孔量棒内,如果表盘孔量棒前端部的检测头能够顺利插入针距座孔量棒的槽中就判定为合格产品,如果不能插入,则判为不合格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避免了常规检测的繁琐以及对操作者的专业知识的要求程度,适合大批量的全检,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侧视图;
其中:
1、针距座孔量棒;2、表盘孔量棒;3、槽;4、检测头;5、表盘孔插入段;6、针距座孔插入段;7、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平缝机的针距座孔与表盘孔对称度检测装置,它包括针距座孔量棒1和表盘孔量棒2,所述的表盘孔量棒2的一端部具有检测头4,所述的针距座孔量棒1的一端部具有可容所述的检测头4刚好通过的槽3。
所述的槽3为方口槽,方口槽易于制作,所述的检测头4的外径略小于所述的槽3的宽度。
在制作该量具时,所述的检测头4的外径与槽3的宽度之间的最大差值为标准要求的两孔间距离公差的下差的两倍。
所述的表盘孔量棒2上还具有用于插入平缝机表盘孔的表盘孔插入段5,检测时表盘孔插入段5位于平缝机的表盘孔内。所述的针距座孔量棒1上具有用于插入平缝机针距座孔的针距座孔插入段6,检测时针距座孔插入段6位于平缝机的针距座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12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