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桌锯的锯片调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81314.6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48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盛;蔡杰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7/00 | 分类号: | B23D47/00;B23D47/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桌锯,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桌锯的锯片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桌锯的锯片调整有升降与倾斜控制二种,以控制锯片倾斜为例,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者锯切获得具有斜面的工件。目前一般的桌锯锯片调整机构,在调整锯片相对工作桌呈倾斜后,复旋转一凸轮把手,通过把手的凸轮部位紧抵桌锯侧板而迫使锯片被锁固在倾斜位置,然,既有凸轮把手结构容易因遭受外力作用而致松动,此情形将使得锯片处于不安全的使用状态,其次,在转动凸轮把手以促使凸轮部位紧压桌锯侧板时,将会造成凸轮把手的偏心轴位置偏移,亦即造成锯片微量地偏移,此些微偏移量虽不易为肉眼察觉,却有害于工件锯切后的准确度。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为祈改善上述缺失,乃经详思细索,终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桌锯的锯片调整结构,可避免锯片被锁固后发生偏移情形,据以提高锯切准确度。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桌锯的锯片调整结构包含一基座、一支撑杆、一把手与一移动件,其中基座具有一前支撑板与一后支撑板,前支撑板具有一前弧形开口,后支撑板具有一后弧形开口,该支撑杆的前端穿过前弧形开口,后端则穿过后弧形开口,该把手与支撑杆的前端枢接,且可于一压紧位置与一非压紧位置之间扳转切换,该移动件具有一长槽孔供支撑杆的前端穿过,且位于该基座的前支撑板与该把手之间,该移动件受到该把手于该压紧位置与该非压紧位置之间扳转切换而相对于一外推位置与一初始位置间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提供的桌锯的锯片调整结构,可避免与支撑杆连动的锯片在被锁固后发生偏移情形,据以提高锯切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桌锯锯片调整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元件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把手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简易示图,揭示把手位于非压紧位置;
图7类同图6,揭示把手位于压紧位置;
图8类同图6,揭示把手被以更大角度扳转。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锯切机构
101支撑架 102马达 103锯片
104手轮 105齿盘
10基座 12前支撑板 12a前弧形开口
14后支撑板 14a后弧形开口 15垫片
16支撑杆 16a前端 16b螺孔
16c后端 16d螺纹段 17螺帽
18移动件 18a内凹弧面 18b平整面
18c长槽孔 20把手 20a突出块
20b突出块 20c延伸柄 20d偏心孔
20e沉孔 22销 22a螺纹身部
P1初始位置 P2外推位置
P3非压紧位置 P4压紧位置
L支撑杆的延伸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揭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桌锯锯片调整结构,包括一基座10、一支撑杆16、一移动件18、一把手20与一销22,其中:
基座10包括有金属板制成且相隔一固定距离的一前支撑板12与一后支撑板14,该前支撑板12具有一前弧形开口12a,该后支撑板14具有一后弧形开口14a。
请配合图4所示,支撑杆16为两端直向延伸而中间段呈弯折的圆杆体,支撑杆16前端16a穿过该前支撑板12的前弧形开口12a与一垫片15,且邻近前端16a处具有一为螺孔16b的穿孔,支撑杆16后端16c则是穿过该后支撑板14的后弧形开口14a,且设有一螺纹段16d供一螺帽17结合。
移动件18在本实施例中为以塑料制成的圆形垫片,其材质并不以此为限。移动件18具有一内凹弧面18a与一平整面18b,及于该内凹弧面18a的范围内设有一长槽孔18c,移动件18以平整面18b面对前支撑板12,再以长槽孔18c对准并套入支撑杆16,组装后的移动件18位于前支撑板12的外侧,且因长槽孔18c的长轴向宽度大于支撑杆16的杆径而得于一初始位置P1(图6参照)与一外推位置P2(图7参照)之间活动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圣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1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二氧化硅-氧化铝基的催化剂的烯烃低聚合方法
- 下一篇:纺纱管纱的准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