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电子取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2202.2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19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传辉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10;F24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1河北省秦皇岛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电子 取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电子取暖器,属于家用电器取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室内电取暖设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容器内注入液体,将交流电源输入电阻丝或电阻棒后给液体加热,让取暖器达到散热取暖的目的;另一类电取暖器是将电阻丝或电阻棒通电后,利用红外线的辐射作用进行散热来达到取暖的目的。这些传统的电加热方法所产生的热转换效率非常低,电阻丝的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容易损坏,而且这类电加热装置的耗电量极大,少则一、二千瓦,多则五、六千瓦,即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又给用户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不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节能电子取暖器,该取暖器不使用电阻发热材料,而是利用碳纤维材料对金属板进行加热,让金属板散热,从而达到室内取暖的目的。本取暖器的热转换效率极高,工作时无任何噪音,无污染,清洁、环保,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节约电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节能电子取暖器,它主要包括有开关控制盒、第一金属连杆、内侧散热片、外侧散热片、第二金属连杆、万向轮、支架、调温控制旋钮、双挡开关主要部分,其中:取暖器的散热片由内侧金属散热片与外侧金属散热片组合而成,在第一组散热片的外侧设置有开关控制盒;在内侧金属散热片、外侧金属散热片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管状凸起接头,在每组金属散热片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杆圆孔,在每组金属散热片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杆圆孔;将碳纤维发热材料置于内侧金属散热片和外侧金属散热片之间的夹缝中,用螺丝将内侧金属散热片和外侧金属散热片进行固定;用第一金属连杆、第二金属连杆分别穿过每组金属散热片的上连杆圆孔和下连杆圆孔将各组金属散热片固定在一起;将电源导线通过每组金属散热片上的连杆圆孔与内侧金属散热片、外侧金属散热片夹缝中的碳纤维发热材料相连接,将电源导线置于开关控制盒内,与开关控制盒内的温度控制器和开关相连。
所述的开关控制盒上设置有双挡开关,通过双挡开关可调控取暖器功率的大小,在开关控制盒上还设置有调温控制旋钮,通过开关控制盒内部安装的温度控制器和调温控制旋钮可调整取暖器的温度。
所述的金属散热片的数量可根据房间取暖面积或功率大小的需要增加或减少。
所述的金属散热片不不局限于条形,也可以制成平板状态的方形、长方形或波浪状态的方形、长方形。
所述的节能电子取暖器可在其下方设置一个支架,用于支撑取暖器,在支架的下端可设置万向轮,以便于在地面上移动取暖器。
所述的节能电子取暖器在不便于使用支架的情况下,可在其金属散热片的侧面设置挂钩,通过挂钩可以悬挂在房间的墙壁上。
所述的节能电子取暖器上可以安装由手机和电话进行控制的远程遥控开关,这样用户使用手机或电话在室外或较远的地方可以打开或关闭取暖器的电源开关。
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积极效果和技术特征:
1、本取暖器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普及推广实施;
2、本取暖器的热转换效率高,工作时无任何噪音,无污染,清洁、环保,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节约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电子取暖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电子取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图中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下:
1.开关控制盒、2.管状凸起接头、3.上连杆圆孔、4.第一金属连杆、5.内侧金属散热片、6.外侧金属散热片、7.第二金属连杆、8.下连杆圆孔、9.万向轮、10.支架、11.电源插头、12.调温控制旋钮、13.双挡开关、14.螺丝。
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节能电子取暖器主要包括有开关控制盒1、第一金属连杆4、内侧散热片5、外侧散热片6、第二金属连杆7、万向轮9、支架10、调温控制旋钮12、双挡开关13主要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传辉,未经陈传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2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中性笔
- 下一篇:PE膜复合防静电E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