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回路并联过冷式小管径内螺纹管平板式冷凝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3100.2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12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新同创车用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路 并联 过冷 式小管径内 螺纹 平板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多回路并联过冷式小管径内螺纹管平板式冷凝器,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客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客车空调的管片式冷凝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回路并联过冷式小管径内螺纹管平板式冷凝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空调的管片式冷凝器,大多采用直径为9.52毫米的铜管,在结构上均为简单的蛇形管方式。正因为其管径粗、结构不合理、加之管片式冷凝器固有的外形体积大,从而存在着同体积下的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效率低、制冷效果欠佳、不适应客车空间体积宝贵要求的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基于本专利申请设计人的专业知识与从事本行业工作的丰富经验及对事业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特采用“内螺纹小管径铜管多回路并联新结构”关键技术,使其以内螺纹方式有效的加大了热交换面积、以小管径方式有效的缩小了产品体积、以多回路并联方式有效的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提供了“冷凝器”新产品,所以说,本实用新型就是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上述公知技术基础上,为克服和解决已有公知技术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从充分考虑客车空间体积宝贵的特殊要求出发而研制成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内螺纹小管径铜管多回路并联新结构”关键技术,以内螺纹方式有效的加大热交换面积、以小管径方式有效的缩小产品体积、以多回路并联方式有效的提高热交换效率,提供“平板式冷凝器”新产品。通过前固板、中固板、后固板、连接件、进气管、出液管、设置有内螺纹的细铜管各部件,并对前、中、后固板均与连接件紧固,对前、中、后固板均与铜管焊接,对铜管的一端与进气管焊接,对出液管的前半段与铜管另一端焊接,对出液管的中后段与九至二十根铜管另一端以并联焊接构成的回路管焊接,从而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本实用新型达到:体积小、适应客车需要、换热效率高、制冷效果好等目的。本实用新型可达到预期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回路并联过冷式小管径内螺纹管平板式冷凝器,包括前固板、中固板、后固板、连接件,还设置有进气管、出液管、铜管;
所述多回路并联过冷式小管径内螺纹管平板式冷凝器,其前固板、中固板、后固板均与连接件由紧固件以紧固的方式相连接,其前固板、中固板、后固板均与铜管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其铜管的一端与进气管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其一部分铜管的另一端与出液管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另一部分铜管的另一端以并联焊接构成的回路管与出液管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多回路并联过冷式小管径内螺纹管平板式冷凝器,所述前固板、中固板、后固板均为长方板状结构,所述连接件为直角形的板状结构,所述进气管、出液管均为端头呈弧形的管状结构,所述铜管为设置有内螺纹的蛇形管状结构。
所述多回路并联过冷式小管径内螺纹管平板式冷凝器,所述其一部分铜管的另一端与出液管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为一部分铜管的另一端与出液管的前半段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多回路并联过冷式小管径内螺纹管平板式冷凝器,所述另一部分铜管的另一端以并联焊接构成的回路管与出液管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为九至二十根铜管的另一端以并联焊接构成的回路管与出液管的中后段以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多回路并联过冷式小管径内螺纹管平板式冷凝器,所述铜管的直径小于7.94毫米。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铜管为7.94毫米以下直径的小管径内螺纹管,从而获得了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制冷效果好而体积小、适应客车宝贵空间需要的有益效果。
2、由于本实用新型对铜管的一端与进气管焊接、对出液管的前半段与铜管另一端焊接、对出液管的中后段与九至二十根铜管另一端以并联焊接构成的回路管焊接,这种结构适应了出液管中前段为气体、中后段为液体的常规,从而获得了可保证制冷剂流量、保证制冷剂压力平衡、保证膨胀阀前制冷剂为过冷液状态而提高制冷性能的有益效果。
3、由于本实用新型为单位体积内增加内螺纹小管径铜管的结构,其内螺纹有效地增加了换热面积、其铜管根数增加而有效地增加了铜管的换热管长度,从而获得了单位体积换热面增加而有效地缩小体积的有益效果。
4、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内螺纹小管径铜管多回路并联新结构”关键技术,以内螺纹方式有效的加大热交换面积、以小管径方式有效的缩小产品体积、以多回路并联方式有效的提高热交换效率,从而获得了为客车空调提供新产品、并为已有的公知技术更新换代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新同创车用部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新同创车用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31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青麦仁筛选机
- 下一篇:摇臂座中圆轴的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