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原辅助呼吸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3285.7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91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魏万林;刘文;杨素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素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100010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原 辅助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呼吸器具,确切的是指一种用于克服人员由低海拔地区到高海拔地区或在高海拔地区时所产生高原反应的高原辅助呼吸器。
背景技术
我国高原高山众多,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总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居住着约1000多万人。在新疆、西藏等对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边境线以及青海省等很多军事重要区域都属于高原地区,每年在高原的人员训练、边境巡逻、驻守人员换防、公路铁路建设施工等涉及的人群都很多,也经常面临着大量人群急进高原的情况,因此在我国对于急性高原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高原病(high altitude disease,HAD)又称高山病(mountainsickness)是指由平原进入高原(海拔3000m以上)或由低海拔地区进入海拔更高的地区时,由于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全或失调而发生的综合征。高原病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高原病(acutehigh altitude disease,AHAD)是指初入高原时出现的急性缺氧反应或疾病,依其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或良性)和重型(或恶性)。轻型即反应型或急性高原反应;重型又分为:肺型急性高原病(又称高原肺水肿)、脑型急性高原病(又称高原脑水肿或高原昏迷)、混合型(即肺型和脑型的综合表现)。
HAD是特发性疾病,高原低氧环境引起机体缺氧是其主要病因。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也称为医学高原,这是世界上比较公认的高度,机体暴露于此高度会出现一系列缺氧反应,超过机体代偿时可引起病理生理改变而产生相应的症状,但也有对缺氧敏感的人群,暴露于3000~1500m之间的高度,也会出现缺氧的症状和体征。
为了避免高原缺氧所引发的高原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目前采取的主要手段:一种是使用氧气设备,通过吸氧补充氧气减少缺氧给人体所带来的损害;另一种是使用密封加压舱,通过风机向加压舱加压,人为地增加舱内压力,以增加氧气浓度,模拟在低海拔地区的环境,降低人们的高原反应症状。这两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前一种方式,由于人们外出携带重量的限制,仅能使用一端时间;而后一种方式,并不适合便携使用。因而目前高原人员在外出训练、执勤、执行特殊任务时对于缺氧的个人防护工具仍然缺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使用且可以有效避免高原病的高原辅助呼吸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原辅助呼吸器,包括加压面罩、涡轮增压机和恒压稳流装置,在所述加压面罩上设置有呼吸管,从该呼吸管分出一吸气管路和一呼气管路,该吸气管路经所述恒压稳流装置连接于所述涡轮增压机的输出端,该呼气管路设有一呼气阀。
优选地,在所述吸气管路的恒压稳流装置下游端设有吸气阀和吸气流量传感器,在该吸气阀的下游端设有吸气压力传感器,该呼吸器还设有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连接于所述吸气流量传感器、吸气压力传感器、吸气阀和涡轮增压机并根据所述吸气流量传感器和吸气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流量信号和压力信号控制所述涡轮增压机的转速和所述吸气阀的通断,用于吸气压力和流量控制。
优选地,在所述呼气管路设有呼气流量传感器,在所述呼气阀的上游端设有呼气压力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于所述呼气压力传感器、呼气流量传感器和呼气阀并根据所述呼气压力传感器和呼气流量传感器检测的压力信号和流量信号控制所述呼气阀的通断。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恒压稳流装置是为一缓冲气罐。在所述缓冲气罐上还设有一压力保护装置。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涡轮增压机的上游端设有一过滤器,而在所述加压面罩上游端的吸气管路上设有一湿化器。
在所述呼气管路末端设有一止回阀。
优选地,在所述吸气管路上还连接有氧气输入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呼吸器是在加压面罩上连接吸气管路和呼气管路,利用在吸气管路上设置的涡轮增压机向加压面罩加压,在增加空气压力的同时来增加了空气中的氧分压,从而达到类似海平面的压力环境,而有效缓解人们的高原反应,吸气管路中的恒压稳流装置可以减少涡轮增压机所产生的压力和流量波动,增加使用的舒适度,该辅助呼吸器结构简单、体积小,比较适合于随身携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辅助呼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框图。
图中
1.加压面罩 2.涡轮增压机 3.缓冲气罐 4.吸气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素红,未经杨素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32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压机上砧快换及夹紧装置
- 下一篇:胸腰椎前路手术撑开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