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盒的电线导体卡接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3391.5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32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庭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电线 导体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种电线转接时卡接结合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插卡弹片式结构作电线导体快速、简便结合、固定,以达到接线盒的电线转接目的的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电器、电子、3C产品孕育而生,而不论是何种电子、电器产品,其在传导电源或电子信号的功能需求下,皆需利用以铜线作用的电线或信号线来达成,而功能越多则所需接设的电线越多,电子电路结构设计也越复杂。因此为了方便电子产品的接设或电源的转接,便有一种包含电路的控制盒,或接线盒等电子产品产生。
而由现有技术可知,一般将两条电线对接时,先将两条电线欲连接的一端的绝缘包覆层以尖嘴钳截去一段,并使线芯裸露,再将裸露的线芯相互缠绕纠结,再通过绝缘胶带将线芯纠结处裹覆包合,以接通电线电路。然而现有的电线连接方式极为麻烦费事,且线芯纠结处以绝缘胶带裹覆,时间一久.胶带的胶粘性退化无法确实粘合,因此容易使人误触电线而触电,而且又极易由接合处渗入灰尘、杂物,进而造成接触不良、短路,影响电路通电品质。为此便有一种电线转接器的产品可解决上述问题。
请参阅图1所示,其是中国台湾省专利申请案第97202040号快速插线式电线连接器的专利案(以下简称现有案)。所述现有案的构成包含一母插壳体,其具有一卡掣凸面,内部具有一分隔墙,而分隔成有两插片槽;一公插壳体,包括有一分隔墙,而分隔成有两端子槽;一卡掣压块;包含有一卡掣倒勾,用以与所述母插壳体的卡掣凸面卡掣固定;两插片,用以插入所述母插壳体的插片槽内固定;夹线槽,用以将插入的电线予以夹住固定;两接线座,用以安装在所述母插壳体上固定;以及两夹线端子,用以安装在所述公插壳体上的端子槽内固定。这样,组装时公插壳体的卡掣倒勾可用以与所述母插壳体的卡掣凸面卡掣抵接固定,致整体使用上具有方便及安全的使用效果。
上述现有案不仅结构组成复杂,且当电线插置于内连接器内时,也容易受外力拉扯而分离,形成使用上的不便。而若电源或信号连接数量较多时,则此种现有构件在接线的作业上更加不符合效率的提升实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另外,另有一申请案中国台湾省第97205395号插头(插座)的电线导体卡接结构改良专利案,是本案创作人先前的实用新型,此现有案也公开一种电线卡接结构,但其仅能适用于插头(插座)的电线结合,而无法应用于如控制盒等电线或电源线的转接,故如何将前案的特点再加以发展,使其更具实用的价值,便成为本案创作人思及的方向。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针对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深入探讨,并通过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发展,终于成功的开发出本实用新型控制盒的电线导体卡接结构改良,以改善现有技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盒的电线导体卡接结构改良,其令用以达成多个电线连接结合的接线盒,其能更稳固且简便的定位电线导体,以提供使用品质及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控制盒的电线导体卡接结构改良由一线盒本体、电导单元以及一壳套等构件组成。在所述线盒本体相对或相邻的端侧形成多个插孔,用以供所述电导单元组设,并利用一盖板盖设固定,且各所述插孔外侧另分别对应形成有一定位槽孔,各所述插孔呈贯穿构态,而各所述定位槽孔由一曲折槽及多个限位孔组成。其次所述电导单元由多个金属片体组成,且所述多个金属片体可呈分离构态或一体成型的结构,并在所述多个金属片体相邻或相对的端缘处形成多个导体接部,所述多个导体接部对应电源或信号的输入端的数量与输出端的数量,可呈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或多对一等设置结构。各所述导体接部得分别嵌组于对应的插孔内,且令其弹性端部抵顶于孔壁。而所述壳套可套覆于所述线盒本体外缘作为保护之用。这样可供若干欲电连接的电线一端分别直接插设于相对端插孔内,令其电线导体受所述导体接部弹性迫抵,达到电线稳固且快速转接的目的,不仅能提升电线导体结合的效率,更能增进卡接结构的稳固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盒的电线导体卡接结构改良,其令用以达成多个电线连接结合的接线盒,其能更稳固且简便的定位电线导体,以提供使用品质及效率。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组合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不含壳套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庭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庭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33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低电阻接地模块
- 下一篇:一种激光夜视仪校准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