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数控卧式铣镗床滑枕移动倾斜的导轨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83531.9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07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曲波;王跃宏;王泽民;韩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23/00 | 分类号: | B23Q23/00;B23Q39/02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海山 |
地址: | 161005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数控 卧式 镗床 移动 倾斜 导轨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数控卧式铣镗床滑枕移动倾斜的补偿,尤其是大型数控卧式铣镗床滑枕移动倾斜的导轨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加工设备的重型化,就会出现许多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大型数控卧式铣镗床滑枕移动倾斜就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它关系机床主要精度。
滑枕移动倾斜是指:滑枕前端在伸出主轴箱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前端向下倾斜。它直接影响滑枕的直线度。
滑枕移动直线度误差:滑枕前端运动轨迹偏离理想参考直线的误差。它决定着滑枕进给轨迹的直线精度,是数控卧式铣镗床的一项重要精度指标。
滑枕移动直线度的意义:滑枕移动直线度保证滑枕进给轨迹的直线性,直接影响加工工件的精度。首先,滑枕移动直线度保证刀具移动的直线移动,进而保证加工工件的直线度及平面度。其次,滑枕移动直线度影响滑枕端面与基准面(竖直面)的平行度,进而影响镗轴、铣轴,引起刀具安装的角度误差,这种误差最后影响工件的几何精度。
引起滑枕移动倾斜的原因:首先,滑枕在主轴箱内移动,导致主轴箱和滑枕整体的重心偏移,在垂直面内微小下移,在水平面前移,使得主轴箱向滑枕伸出方向倾斜,滑枕也跟随倾斜;其次,由于滑枕的伸出,形成了悬臂梁,自重导致滑枕伸出部分向下挠曲,如果滑枕前端安装附件,这种作用就更加的严重;第三,滑枕重心前移导致油膜厚度变化,导致滑枕倾斜。
现有的补偿方法:
1)、主轴箱重心位移补偿通过调整油缸改变钢丝绳的长度,使重心位置在垂直面内升高;
2)、滑枕变形补偿通过滑枕上面两对称油缸拉紧,通过作用力增加滑枕刚度,使滑枕有被拉直的趋势,减小滑枕挠曲变形量;
3)、安装附件补偿在滑枕底部设置油腔,增大其压力,抬高滑枕,起到补偿的作用。
现有数控卧式铣镗床,以上三种补偿方式同时应用在滑枕补偿上。
现有补偿方法的效果在实际的应用中,滑枕伸出在500毫米时,滑枕移动的直线度为0.02毫米,在全伸出时0.08毫米。现有补偿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滑枕伸出后,滑枕由于重心位移产生的倾斜,全部靠主轴箱位移补偿,这样主轴箱产生过变形,而滑枕的倾斜没有补偿,由于主轴箱有过变形,影响大型数控卧式铣镗床的运动精度,从而影响加工工件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大型数控卧式铣镗床滑枕伸出补偿范围不够和精度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型数控卧式铣镗床滑枕移动倾斜的导轨补偿装置,该大型数控卧式铣镗床滑枕移动倾斜的导轨补偿装置具有补偿范围较大,补偿效果和精度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大型数控卧式铣镗床滑枕移动倾斜的导轨补偿装置,包括主轴箱导轨腔内与滑枕接触的前后上下导轨板,前后上导轨板与滑枕接触面外端分别设置有前上变压液压腔及后上变压液压腔,前后下导轨板与滑枕接触面外端分别设置有前下变压液压腔及后下变压液压腔,前上变压液压腔与后下变压液压腔组成A组变压液压腔,前下变压液压腔与后上变压液压腔组成B组变压液压腔,A组变压液压腔通过管路与A组液压阻尼体相并连,A组液压阻尼体通过管路与A组比例减压阀连通;B组变压液压腔通过管路与B组液压阻尼体相并连,B组液压阻尼体通过管路与B组比例减压阀连通;A组比例减压阀及B组比例减压阀的油路分别通过管路与机床液压系统相连通,A组比例减压阀及B组比例减压阀的电路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大型数控卧式铣镗床滑枕移动倾斜的导轨补偿装置,根据向上挠曲力原理和按上下面斜对的方式,将二组变压液压腔分成两组,利用A组比例减压阀及B组比例减压阀控制二组液压腔的液压油压强,引起作用在滑枕上压力的变化,形成一个翻转力矩,扭转滑枕的仰角,达到使滑枕抬头的目的,进而达到补偿滑枕移动直线度精度的目的,提高了补偿精度,扩大滑枕伸出或者缩回直线度补偿范围,也就是滑枕伸出或者缩回产生的向下倾斜度,最终大大提高机床加工质量和效率,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主轴箱与滑枕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2左视图;
附图4是图2A-A向液压腔分布示意图;
附图5是图2B-B向液压腔分布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液压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35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