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美甲装饰贴膜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4246.9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84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吴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颖;李萍 |
主分类号: | A45D31/00 | 分类号: | A45D31/00;B44C1/10;B44C5/04;B32B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剑辉;龙 洪 |
地址: | 650093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粘贴在人体自然指甲或人工指甲之上并带有不同颜色和图案的装饰贴膜。
背景技术
用指甲油涂在自然指甲或人工美甲之上,使之呈现出各种颜色和图案是一种美容时尚。现在使用的指甲油都是液体的化学物品,使用时要用小刷子一笔一笔地涂抹在指甲上,而且需要一定的干燥时间。指甲油不只是上一层,可能要先上底层,等它干了以后;然后上有颜色的指甲油,指甲油上一次后颜色会不均匀,一般要上两次;等干了以后,还要涂上一层透明的保护层;每上一层指甲油都要等它干了以后才可以涂另一层指甲油。上指甲油的整个过程要花较长时间。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指甲油会退色并且小块小块的剥落,很是影响指甲得美观。最后如果要把美甲油从指甲上洗掉,要用一种专用的化学洗涤液。综合起来现有的液体指甲油有如下的问题:
(1)费时费工:上液体的指甲油时都是手工涂抹,并且每一层都要有一定的干燥时间。另外涂抹指甲油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术。
(2)危害健康:上液体的指甲油时和洗掉指甲油时要用很多化学物品,这些化学物品都会挥发并产生刺鼻的异味,长期吸入这些化学物品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害,所以不建议孕妇使用美甲。另外美甲店中的通风也很重要,美甲师在给顾客涂指甲油时也一般都带口罩。
(3)易剥落:液体的指甲油容易剥落和退色,一般只能用10天左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液体指甲油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提出一个不用液体指甲油的解决方案-用美甲装饰贴膜来给指甲上颜色和图案,该方案比使用液体指甲油更方便,更经久耐用,更健康,更环保。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美甲装饰贴膜包括:用于粘贴到指甲盖上的粘贴层,在该粘贴层上设置有用于印刷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印刷层。
优选地,在所述印刷层上还设置有透明的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和印刷层为不溶于水和衣服洗涤剂的热塑性材料。
优选地,所述粘贴层为不干胶材料。
优选地,在所述粘贴层下面还设置有不干胶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热塑性材料为合成树脂薄膜。
优选地,所述美甲包括手指甲和/或脚趾甲。
优选地,所述美甲装饰贴膜具有与使用者的手指甲和/或脚趾甲外形相适的形状大小。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美甲装饰贴膜的成套用具,包括十个或以上由上述的美甲装饰贴膜所组成的贴膜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印刷有图案的可粘贴在指甲上的贴膜,因此具有比使用液体指甲油更方便,更经久耐用,更健康,更环保等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多层复合膜结构,最上面一层是一个透明的保护层,依次印有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印刷层,在印刷层的下面是不干胶层,在最下面的是不干胶的保护层,在使用时把不干胶保护层拨开并拿掉,再把装饰贴膜粘贴到指甲上,就可以方便地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对指甲进行装饰;
2)本实用新型所用的印刷层和最上面的透明保护层采用具有热塑性的合成材料制成,例如聚酯或聚乙烯薄膜等合成树脂。在施加一定热的情况下,该薄膜可以软化变形,另外在外部热源消失后已变形的薄膜能硬化并保持已有形状。因此,本实用新型美甲装饰贴膜能很容易并不起皱地用于任何三维形状的自然指甲或人工美甲,贴好的美甲装饰贴膜也能经久耐用。另外,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像液体指甲油那样小块小块的剥落。最后在把本实用新型的美甲装饰贴膜取下来时,只需稍稍加热就可方便地从贴膜的边沿部把贴膜和指甲分开,整个过程并不需要使用任何液体化学物品,和现有液体指甲油相比本实用新型美甲装饰贴膜更健康,更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美甲装饰贴膜的多层复合膜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美甲装饰贴膜的生产系统图。
图3是由图2的生产系统制成的成套的美甲装饰贴膜。
图4描述的是把1号美甲装饰贴膜32从不干胶保护层上揭下来时的情景。
图5为把美甲装饰贴膜32戴到手指40上的指甲42的情景。
图6描述的是美甲装饰贴膜32戴到指甲42上的中途情景。
图7为佩戴了美甲装饰贴膜的手指的最终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美甲装饰贴膜包括:用于粘贴到指甲盖上的粘贴层,在粘贴层上设置有用于印刷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印刷层。具体的设置方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颖;李萍,未经吴颖;李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4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头装置
- 下一篇:水生动物温度选择行为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