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节能高起动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4248.8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66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预;王庆华;孙宝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预;王庆华;孙宝新 |
主分类号: | H02K21/04 | 分类号: | H02K21/04;H02K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滑春生 |
地址: | 15000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起动 转矩 永磁 同步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节能高起动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主要用于游梁式抽油机上作为拖动动力。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存在的缺点是:磁钢与磁极存在间隙,装磁钢时出现破碎损坏磁钢的工艺障碍,并降低了磁钢的散热性能,影响了电机的启动性能,增加了磁损耗,因而降低了电机效率;其磁钢压盖影响磁钢散热,并增加材料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高起动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磁钢与磁极存在间隙,导致装磁钢时出现破碎损坏磁钢的工艺障碍、磁钢的散热性能较差,影响了电机的启动性能,增加了磁损耗,降低了电机效率;其磁钢压盖影响磁钢散热,并增加材料用量,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定子、带永磁体的转子和端盖,转子同轴安装在定子内,转子的转轴两端转动支撑在定子两端的端盖中心,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子包括扇形磁极、隔磁套、永磁体、导条、导体端环和所述的转轴,隔磁套套装在转轴上,在该隔磁套的外周面安装多个扇形磁极,并使每个扇形磁极的外周端顶端的连线构成以所述的转轴轴心为圆心的圆柱体,在该圆柱体的两端的外沿装有导体端环,在相邻的扇形磁极间留有径向间隔,在每一该间隔内装有一个永磁体;在所述的扇形磁极的外周端的内部设有沿该外周端均布的多个轴向孔,在该孔内装有导条,该导条的两端均与所述的导体端环连接,组成转子鼠笼;所述的隔磁套由不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的扇形磁极由多层导磁冲片迭装而成。
在所述的扇形磁极的内周端开有燕尾槽,装配到隔磁套的燕尾上。
所述的永磁体的截面为梯形,其顶端朝向转子的外周面,其充磁方向是转子的切向方向,且相邻两块永磁体同极性相对。
所述的扇形磁极外周端的圆弧直径小于所述的圆柱体的直径,使该转子的截面呈花瓣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消除了现有技术磁钢(永磁体)与磁极最小30微米的间隙,锥形永磁体可与扇形磁极紧密配合增强了磁密,提高了磁通,减少磁钢的用量,解决了装磁钢时出现破碎损坏磁钢的工艺障碍,增强了磁钢的散热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2、花瓣转子外形使转子与定子之间形成不均匀气隙,改善了启动性能,减少了各种损耗,提高了磁极的磁密性,提高了电动机效率。
3、减去磁钢压盖,进行空气隔磁便于磁钢散热,减少了料用量,改善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扇形磁极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隔磁套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永磁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转子鼠笼(即导条与导体端环连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包括定子(包括两端的端盖)6和转子B,转子B同轴安装在定子6内,转子B的转轴7的两端转动支撑在定子两端的端盖中心。所述的转子B包括扇形磁极1、隔磁套2、永磁体3、导条4、导体端环5和所述的转轴7,隔磁套2套装在转轴7上,在该隔磁套2的外周面通过燕尾21与多个扇形磁极1内周端的燕尾槽11相互插接在一起,并使每个扇形磁极1的外周端顶端的连线构成以所述的转轴7的轴心为圆心的圆柱体9,在该圆柱体9的两端的外沿装有导体端环5,在相邻的扇形磁极1间留有径向间隔8,在每一该间隔8内装有一个永磁体3。在所述的扇形磁极1的外周端的内部设有沿该外周端均布的多个轴向孔(槽)12,在该孔12内装有导条4,该导条4的两端均与所述的导体端环5连接,组成如图6所示的转子鼠笼。所述的隔磁套2由不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的扇形磁极1由多层导磁冲片(如硅钢片等)迭装而成。
所述的永磁体3的截面为梯形(如图5所示),其顶端朝向转子的外周面,永磁体3的充磁方向是转子的切向方向,且相邻两块永磁体3同极性相对(相邻一侧的极性相同)。
所述的扇形磁极1外周端的圆弧直径小于所述的圆柱体9的直径(也就是扇形磁极1外周端的圆心与圆柱体9的轴心不重合),使该转子的截面呈花瓣形(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预;王庆华;孙宝新,未经刘洪预;王庆华;孙宝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42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覆膜装置
- 下一篇:摩托车防盗锁及专用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