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4258.1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79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朝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H05K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省力 凸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凸轮装置,尤指一种适用于电子严品的主机与屏幕之间,能达到开盖省力又不失原来的闭合特性的凸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子产品,例如笔记型计算机,主机与屏幕之间为了达到开合的效果,故在主机与屏幕之间装设有枢轴,以提供屏幕相对于主机展开或闭合的功能。
参照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20115146.1号的“耐用型的凸轮构件”专利案,其在滑动件上凸设一对凸片状的导榫,使滑动件的导榫伸入固定件的轴孔内,而达到耐用的效果。
然而,前述现有结构在实用上仍有缺点,所述的固定件以及滑动件转动时凭借一连接部进行两不同阶级产生的摩擦力来定位开启以及闭合的状态,然而这个连接部在开启时需要抵抗下压的力量,有些费力。且现有结构增加了枢轴开启的力量,所述的导榫是增加固定件以及滑动件之间多余的摩擦力,使得固定件以及滑动件转动时容易发生不平衡的晃动,对于上述问题,亟有待于改良的必要。
因此,本实用新型想排除或至少减轻背景技术所遭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省力凸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所述的连接部包括有一起始面以及一终止面与第一表面的夹角小于起始面与第一表面的夹角,使枢轴开启的力道变小,同时保持原来闭合时的力量。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导引部是设在起始面以及终止面之间,以使固定件与滑动件的转动更为平稳顺畅,避免发生弹跳震动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省力凸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固定件,其具有一第一表面,所述的第一表面设至少一凹面,所述的凹面两侧具有一底面以及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设在所述的底面两侧,且所述的连接部设在所述的底面以及所述的第一表面之间,所述的连接部包括有一起始面、一终止面以及一导引部,所述的起始面邻接所述的底面,所述的终止面邻接所述的第一表面,所述的导引部设在所述的起始面以及所述的终止面之间,且所述的起始面以及所述的终止面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表面具有一夹角,所述的终止面与所述的第一表面的夹角小于所述的起始面与所述的第一表面的夹角;
一滑动件,其配合于所述的固定件设一第二表面,且所述的滑动件与所述的固定件能够产生相对旋转关系,所述的第二表面配合所述的固定件的凹面设至少一凸面,所述的凸面能够嵌入所述的凹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其中本实用新型能使枢轴的开启的力道变小,同时保持原来闭合时的下压力量,如此即能达到开盖省力的效果,又不失原来的闭合特性。
2.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其中所述的导引部使固定件与滑动件的转动更为平稳顺畅,避免发生弹跳震动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固定件的平面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图3沿3a-3a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滑定件的平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前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沿6-6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沿7-7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7的细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动作示意图,表示凸轮装置转动至起始面的状态;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图9的延续,表示凸轮装置转动至导引部的状态;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图10的延续,表示凸轮装置转动至终止面的状态;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省力凸轮装置的动作示意图,表示凸轮装置呈开启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10凸轮装置;20固定件;201轴孔;202固定端;21第一表面;22第一凹面;23第二凹面;24底面;25连接部;251起始面;252终止面;253导引部;26底面;27连接部;271起始面;272终止面;273导引部;30滑动件;301嵌孔;31第二表面;32第一凸面;33第二凸面;34顶面;35连接部;351起始面;352终止面;353导引部;36顶面;37连接部;371起始面;372终止面;373导引部;R1扇形角;R2扇形角;α夹角;β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陆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42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