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4690.0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071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26 | 分类号: | H05B4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尹丽云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安定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电子安定器。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白炽灯泡轻便且工作条件简单,可以满足一般照明的需求,但是低发光效率并无法满足高质量光源的需求。随着荧光灯的出现,其相较于白炽灯泡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较低灯管温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即使它的本体及灯具较为庞大且笨重,仍迅速地取代白炽灯泡,成为工业与家庭照明的主流。
荧光灯是一种低压气体放电灯,灯管内填充水银蒸汽,管壁上涂有化学荧光物质,灯管两端均有可释放电子的灯丝电极,灯丝上大多涂有易于游离电子的氧化物。当灯丝加热到足够温度时,可产生游离电子分布于灯丝附近,此时若在灯丝两端加上足够高的电压,游离电子受两端所加电场的影响会产生电子电荷运动。高速运动的电子和管内水银蒸汽相互撞击,游离出更多的电子和离子,当这种现象达到某一程度时,灯管即被点亮。由于管内填充的是水银蒸汽,此时释放出来的光线大部分是肉眼无法看见的紫外线,紫外线再激发管壁的荧光物质而转化成可见光。
当荧光灯稳态工作于高功率,灯管内游离电子密度较高,灯管电压较低、电弧电流较高;反的,荧光灯工作于低功率时,管内游离电子密度降低,灯管电压反而较高、电弧电流较低。由于荧光灯呈现负增带电阻(Negative Incremental Resistance)特性,必需以安定器来限制流经灯管的电流,避免荧光灯烧毁。
随着安定器慢慢地普及化,且深入家庭、办公以及商业等场所,对于安定器使用上的安全性,必须给予更多的考虑。安定器在使用时,当荧光灯有所损坏,轻者可能导致安定器烧毁,严重时可能引发火灾进而威胁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有鉴于此,如何在荧光灯损坏之前,早一步侦测出荧光灯老化,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定装置,其可在荧光灯损坏之前,侦测出荧光灯老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定装置包含一端与荧光灯连接,另一端与提示器连接的电力供应器、一端与荧光灯连接,另一端与提示器连接的电压计以及一端与电压计连接,另一端与电力供应器连接的提示器。本实施例中,电力供应器可输出电力至荧光灯,用以驱动荧光灯发光。电压计可侦测荧光灯的直流电压。提示器可在荧光灯的直流电压高于标准电压时,执行提示动作。
如此,安定装置可在荧光灯的直流电压高于标准电压时,执行提示动作。用以提醒使用者荧光灯老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安定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灯具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安定装置 100 电力供应器 110
电压计 120 提示器 130
警示灯 132 发光组件 133
驱动电路 134 功率调节器 136
扬声器 138 荧光灯 200
灯具 300 灯壳 3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各种实施例,对上述的说明以及接下来的实施方式做详细的描述,并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进一步的解释。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附图及以下所述各种实施例,图中相同的号码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组件并未描述于实施例中,以避免造成本实用新型不必要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安定装置,其可应用在电子安定器,或是广泛地运用在照明技术的相关环节。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安定装置不仅可达到侦测荧光灯老化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兼具提醒使用者的效果。以下将搭配图1来说明安定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安定装置100的方框图。如图1所示,安定装置100包含电力供应器110、电压计120与提示器130。
使用时,电力供应器110可输出电力至荧光灯200,藉以驱动荧光灯200发光。电压计120可侦测荧光灯200的直流电压。提示器130可在荧光灯200的直流电压高于标准电压时,执行提示动作。
如此,安定装置100在荧光灯200的直流电压高于标准电压时,执行提示动作。藉此,提醒使用者荧光灯200已老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4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