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电主轴的直水道式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4805.6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04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张玉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森钢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9/19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14500江苏省靖江市江苏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主轴 水道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主轴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电主轴的直水道式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电主轴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主要包括机壳、转子轴、定子部件以及转子部件,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应用领域遍及机床行业、轴承行业、电子加工行业、模具加工行业以及一切需要高速旋转、高速加工的领域。目前的电主轴由于高速旋转,多采用水冷方式冷却。水冷方式多采用水套结构,在定子部件外围套上水套,将机壳热套在水套上,再将机壳与水套的两端焊结。当水道发生堵塞等故障需要维修时,需要将机壳破坏性去掉,导致机壳报废,这种水冷方式给维修带来了不便。还有一种是在水套的外表面设有螺旋槽,水套与机壳紧密配合,经过水套外表面的螺旋水道,对电主轴进行冷却降温。这种结构不紧凑,在电主轴高速旋转时容易产生共振,导致机壳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机壳稳定性好的高速电主轴的直水道式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机壳、端盖以及后轴承室,端盖、后轴承室分别与机壳配合安装,机壳为整体式结构,机壳圆周方向上设有直孔结构的冷却水道,相邻的冷却水道在机壳与端盖、机壳与后轴承室的配合安装处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机壳采用整体式结构,结构紧凑,机壳稳定性好,可以延长高速电主轴的使用寿命;另外,机壳圆周方向上采用直孔结构的冷却水道,冷却范围也比较周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左视图
图3所示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知,该高速电主轴的直水道式冷却装置包括机壳21、端盖22以及后轴承室23,端盖22、后轴承室23分别与机壳21配合安装,机壳21为整体式结构,机壳21圆周方向上设有直孔结构的冷却水道24,相邻的冷却水道在机壳与端盖、机壳与后轴承室的配合安装处相连通。当电主轴高速运转时,冷却水从右端的通道口1进入,从冷却水道到达左端的通道口2,经过机壳与端盖配合安装处相连通的通道到达通道口3,再从冷却水道到右端的通道口4,经过机壳与后轴承室配合安装处相连通的通道到达通道口5,再依次由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推进至通道口20流出,构成对内部定子25的循环冷却系统,从而达到高速电主轴冷却降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对机壳圆周方向上直孔结构冷却水道的直径和数量不作细节性描述,只要采用直孔结构并且形成水冷循环系统,不管对冷却水道的直径和数量作一定的变化,仍应视为落入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森钢,未经刘森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4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