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坑式垃圾压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4836.1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68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万佳液压升降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00 | 分类号: | B30B9/00;B30B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查俊奎 |
地址: | 215155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压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坑式垃圾压缩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垃圾转运站的地坑式垃圾压缩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转运站是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以进行转运的场所。垃圾转运站一般均有垃圾压缩装置,它包括垃圾压缩箱,在垃圾压缩箱上箱壁的垃圾倒入口;在垃圾压缩箱内设置有在传动机构带动下沿平行于上箱壁移动以对倒入垃圾压缩箱内的垃圾进行压缩的滑动压板。
垃圾倒入口有敞口式的,也有带有与垃圾倒入口相吻合的翻转盖板的。翻转盖板一般与垃圾倒入口的边缘转动连接。
上述垃圾压缩装置一般是设置在地面上的,不但占据的空间较大,而且往垃圾压缩箱内倾倒垃圾时也需要提升,不太方便。更主要的是,在滑动压板沿平行于上箱壁移动以对倒入垃圾压缩箱内的垃圾进行压缩时,在滑动压板前进方向上的、与滑动压板相对的垃圾压缩箱的承压侧壁板是承受较大的压力的,而该压力最终由垃圾压缩箱承受。该压力往往很大,高达120吨。为了使得垃圾压缩箱承受该压力。其壁厚要作得很厚,以满足强度要求。即使如此,垃圾压缩箱也容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受较大压力且不会变形、又不占据地面空间的地坑式垃圾压缩装置。
该地坑式垃圾压缩装置,在垃圾压缩箱内设置有与压缩油缸的活塞杆相连的滑动压板,垃圾压缩箱设置在地坑内,与滑动压板相对以承受压缩垃圾时压力的垃圾压缩箱的承压侧壁板与地坑前壁接触;支撑压缩油缸的支撑座与地坑后壁接触;地坑内设置与垃圾压缩箱相连的垃圾压缩箱升降装置。
由于承压侧壁板与地坑前壁接触,压缩油缸(通过垃圾)对承压侧壁板的压力由地坑前壁承受,同时,支撑压缩油缸的支撑座与地坑后壁接触,压缩油缸的所受的反作用力由地坑后壁承受。压缩油缸的作用力不是由垃圾压缩箱承受,或者垃圾压缩箱仅仅承受很小的压力,这样垃圾压缩箱即使较小壁厚也能满足强度要求。由于该垃圾压缩装置设置在地坑内,不会占据地面的空间。
上述地坑式垃圾压缩装置,为了通过地坑的抗压强度,地坑采用混凝土浇注。最好承压侧壁板相对于地坑前壁的表面设置突出的加强筋,加强筋与地坑前壁接触。我们知道,在垃圾被压缩好之后,包括承压侧壁板在内的垃圾压缩箱要在垃圾压缩箱升降装置的作用下从地坑内升起,这样,承压侧壁板就要和与之接触的地坑前壁产生摩擦,为了减小摩擦力,设置了可以较小它们之间接触面积的加强筋。当然,加强筋沿垂直方向设置,与垃圾压缩箱的上下移动方向平行。
上述地坑式垃圾压缩装置,它还包括一个可带动承压侧壁板相对于垃圾压缩箱升降的壁板升降装置。通过该壁板升降装置可以把承压侧壁板相对于垃圾压缩箱升起后,才能把压缩后的垃圾从垃圾压缩箱内推出(到垃圾运输车运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垃圾压缩箱(包括承压侧壁板)和壁板升降装置的右视图。
图4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4所示的地坑式垃圾压缩装置,垃圾压缩箱3内设置在混凝土浇注的地坑4内,在垃圾压缩箱上箱壁1上开有长方形垃圾倒入口2。在垃圾压缩箱内设置有与压缩油缸的活塞杆5相连的滑动压板6,与滑动压板相对以承受压缩垃圾时压力的垃圾压缩箱的承压侧壁板7相对于地坑前壁的表面设置突出的加强筋8,垂直方向设置的加强筋与地坑前壁41内表面接触。压缩油缸的支撑座11同定在垃圾压缩箱的外表面,并与地坑后壁42内表面接触。地坑内设置与垃圾压缩箱相连的垃圾压缩箱液压升降装置9。
承压侧壁板升降装置包括液压油缸10,液压油缸10上端与承压侧壁板连接,下端与垃圾压缩箱3连接。液压油缸10可带动承压侧壁板相对于垃圾压缩箱升降。垃圾压缩箱液压升降装置9、液压油缸10等属于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万佳液压升降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万佳液压升降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48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房及基站空调远程集中控制管理系统
- 下一篇:水表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