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回收减压蒸馏过程中排放的轻组分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4896.3 | 申请日: | 2008-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93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进东方绝缘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0 | 分类号: | B01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收 减压蒸馏 过程 排放 组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回收减压蒸馏过程中排放的轻组分的装置。
背景技术
减压蒸馏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分离手段,在负压下,轻、重组分分离迅速、彻底。但是在较高真空度下,回收沸点较低的轻组分就相当困难;尽管可以通过加大冷凝器面积,降低冷媒体温度的方式来提高回收轻组分的效率,但仍会有部分未被冷凝下来的轻组分物料被抽入真空泵中;工艺要求:这种情况下不能使用油浸式(如:旋片式、滑阀式)真空泵,因进泵的轻组分会很快的将真空泵油大大稀释而使泵不能正常工作。如采用(水或蒸汽)喷射泵,轻组分将进入喷射的流体中,虽不影响正常工作,但也不能回收轻组分,且会造成污染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回收减压蒸馏过程中排放的轻组分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回收减压蒸馏过程中排放的轻组分的装置,包括:依次上下设置的列管式冷凝器、旋风气液分离器和贮罐。
所述旋风气液分离器的外壁为筒体,其上设有与其相切的入口。
所述旋风气液分离器包括:出气管和设于出气管上的螺旋叶片。
所述贮罐上设有液位仪。
所述列管式冷凝器的顶部设有放空出口,贮罐的底部设有排液口。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回收减压蒸馏过程中排放的轻组分的装置,采用无油(立式)往复真空泵或由其与罗茨泵组合的真空机组,这样未被冷凝下的轻组分不仅不会影响泵的工作性能,而且还能以尾气形式洁净地排出,为其回收利用提供了可能。本实用新型的回收轻组分的装置就是应用在这种场合下的设备。由真空泵排出的含轻组分的尾气,在进入常压时,有些轻组分己冷凝并以雾沫形式存在,其以一定速度沿着旋风气液分离器的筒体切线方向被排入筒体内,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气体螺旋向下并经旋转离心分离,从而除去液滴,并使液体沿筒体内壁流入下段的贮罐;而经初分的气体则由旋风分离器中心的出气管向上进入上段的列管式冷凝器中,再经常压下的进一步冷凝,这样轻组分轻易地被冷凝下来并回流向下进入贮罐。待下段贮罐收集的物料将满时,可经底部抽出或泵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回收减压蒸馏过程中排放的轻组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旋风气液分离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2,本实施例的用于回收减压蒸馏过程中排放的轻组分的装置,具有依次上下设置的列管式冷凝器1、旋风气液分离器2和贮罐3。
所述旋风气液分离器2包括:出气管2-3和设于出气管2-3上的螺旋叶片2-2。旋风气液分离器2的外壁为筒体,其上设有与其相切的入口2-1,以确保旋风气液分离器2对含轻组分气体的旋转离心分离的效果。而经初分的气体由出气管2-3向上进入列管式冷凝器1中,再经常压下的进一步冷凝,这样轻组分轻易地被冷凝下来并回流向下进入贮罐3。
所述贮罐3上设有液位仪4,以方便观察贮罐3内的物料是否将满。
所述列管式冷凝器1的顶部设有放空出口1-1。
所述贮罐3的底部设有排液口3-1,待贮罐3内的物料将满时,可经排液口3-1抽出或泵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进东方绝缘油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武进东方绝缘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48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点对点光端机传输故障的判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