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84932.6 | 申请日: | 2008-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01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唐应堂;胡强;张定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H02G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56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的配件,具体涉及一种设置于太阳能电池模块与用电设备之间,用于将电能导出的接线盒。
背景技术
无污染、取之不尽的太阳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清洁型能源系统,可以直接利用太阳光中的光能,将其转化成电能供人们使用,几乎适用于任何地方——大型建筑物、工厂和住宅楼,因此在若干年之后必然会逐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必须的电能来源之一。
通过安置许多以矩阵形式排列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吸收日光,将其转换成电能,电池模块由多个太阳能电池串联构成,每个电池模块的背面均设有接线盒,由接线盒将电能经电缆线导出,盒内根据需要可以含有作为旁路整流元件的旁路二极管,该旁路二极管以与电池的输出电压相反的方向连接,以便分流电池的反向偏压的电流;由接线盒引出两根正、负极模块连接电缆,每根连接电缆通过电缆连接器与相邻的电池模块串联,以实现较大的输出功率及较高的输出电压,最外端的两个模块的各一根连接电缆用于实现整个太阳能电池组的电能输出。
在实际使用时,太阳能电池模块吸收太阳光发电工作时,接线盒中由于太阳辐照以及电流造成的发热,会导致温度的上升,旁路二极管工作时亦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将这些热量导出,会使得接线盒的温度过高,如果超过接线盒内器件的耐温极限,将会损坏器件及接线盒,从而导致太阳能电池组件损坏。为了使得接线盒能有效地散热,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接线盒内增设散热介质来提高散热能力,但增设散热介质无法与导体直接接触,导致散热效果不够好,同时增设散热介质,增大了接线盒的体积,不适合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盒,通过对结构的改进,提高了接线盒的散热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线盒,主要由盒体、盒盖以及设置于盒体内的导电基板构成,盒体两侧设有电缆线连接端,所述盒体下侧纵向排列开设有复数个散热突起,所述盒体背面至少开设有三条凸筋,相邻凸筋之间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导电基板上对应各凸筋和限位凸起分别设有卡槽和通孔,还包括一底扣,所述底扣表面开设有与盒体背面凸筋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底扣经导电基板与盒体卡合连接并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盒体两侧的电缆线连接端分别与正负电缆线连接(焊接),中间连接有导电基板,所述导电基板直接与盒体接触,电能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经导电基板后,可以直接通过盒体下侧开设的散热突起与外界空气实现热交换,完成导出热量、散热的功能。所述超声波焊接为现有技术,是利用高频振动波传递到两个需要焊接的物体表面,在加压的情况下,使两个物理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熔合,加工速度快、节能、熔合强度高,属于机械处理过程,在焊接过程中,没有电流在焊接件中流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焊接。由于超声波焊接的使用,导电基板与盒体间实现了紧接触,保证了散热的实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基板由卡槽分割成互相电绝缘的多个部分,相邻部分间设有旁路二极管。
上述接线盒的制作方法是,先将二极管焊接在导电基板上,然后将导电基板安装进盒体内,扣上底扣,并通过超声波焊接将底扣和盒体焊接成一体,固定导电基板,冲压断开导电基板上的短路二极管的部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扣两侧设有倒钩,对应倒钩的盒体背面开设有与其配合的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的设置,使得底扣能够更加牢固的与盒体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盒体下侧设置有散热突起,将导电基板设置于盒体背面,并扣上底扣,通过超声波焊接将底扣与盒体焊接成一体,使得导电基板直接与散热突起的背侧接触,通过散热突起将热量与外界空气热交换,提高了散热效果。
2、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并且成本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盒体的正视图;
附图4为图3中B-B的剖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盒体的后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导电基板的示意图;
附图7为图6中C-C的剖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底扣的示意图;
附图9为图8中D-D的剖视图。
其中:1、盒体;2、导电基板;3、电缆线连接端;4、散热突起;5、凸筋;6、限位凸起;7、底扣;8、凹槽;9、卡槽;10、孔;11、倒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49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