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子点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5499.8 | 申请日: | 200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50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陆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红兵 |
主分类号: | F02P3/00 | 分类号: | F02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子 点火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汽车电子点火装置(模块),尤其适用于各种内燃机的货车、轻型车、轿车等点火系统中。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电子点火装置中采用的达林顿开关管(电子点火装置控制点火线圈通断的开关管)一般均采用未封装的管芯(也称裸芯片)。此工艺要求高、难度大。国内裸芯片装贴、烧结、引线等技术尚未过关,成品率低。所以目前国内只能靠进口的厚膜电路板进行组装或采用已封装好的开关管,这种工艺有明显的缺点:一是开关管所占位置大,使点火装置外形尺寸和结构难以满足要求;二是开关管的热量只能(国内是将开关管安装在厚膜电路板上)通过电路板传到外壳散热,使电路板的温升提高,恶化电路板的工作环境温度条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子点火装置,将封装好的开关管装在电子点火模块的金属外壳或金属底板中,不占电子点火模块电路板的平面尺寸,使热量直接通过金属外壳散出去,提高了电子点火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将电子点火装置中控制点火线圈的达林顿开关管直接装在电子点火装置的金属外壳或金属底板中,也就是说,开关管装在金属外壳或金属底板和电路板中间,不占电路板的平面位置,解决了电子点火模块功率管的空间装配位置和功率管的散热条件,改善了电路板的工作环境,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电子点火装置的生产和应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不需要采用裸芯片装贴、烧结、引线技术的工艺,不占用电路板平面位置,比目前国内外所有安装方式的散热条件都好,提高了电子点火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保证了合理的结构并满足了整车要求,使达林顿开关管热量直接传到金属外壳或金属底板散出,改善了达林顿开关管散热条件,降低了电路板温升,达林顿开关管热量不必通过电路板再传到外壳。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电子点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汽车电子点火装置的剖视图。
1、电子点火模块金属外壳,2、达林顿开关管,3、绝缘导热胶,4、金属小平板,5、电子点火模块电路板,6、达林顿开关管的发射极,7、达林顿开关管的集电极,8、达林顿开关管的基极,9、透明硫化硅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2可知,达林顿开关管2装在电子点火模块金属外壳1或金属底板槽中,处于电子点火模块金属外壳1或金属底板与电子点火模块电路板5之间,达林顿开关管2与电子点火模块金属外壳1或金属底板间用绝缘导热胶3相连,绝缘导热胶3保证了达林顿开关管2与电子点火模块金属外壳1或金属底板接触良好,并起到一定固定达林顿开关管2的作用,达林顿开关管2底面若是金属(即集电极),则达林顿开关管2与电子点火模块金属外壳1或金属底板必须用0.1~0.2mm厚的云母片绝缘,其定位销也应用绝缘套,然后将定位销在小冲床(或用小锤)铆接固定。金属小平板4一面用绝缘导热胶与电子点火模块金属外壳或金属底板相胶,另一面也用绝缘导热胶与电子点火模块电路板5相胶,其作用增加电子点火模块电路板5的强度。电子点火模块电路板5一般以厚膜电路为主,也可用普印刷电路,若用印刷电路板,不需用金属小平板4。电子点火模块电路板5与达林顿开关管2的发射极6、集电极7、基极8用电烙铁焊接,再与外壳相应接点焊接。最后用透明硫化硅橡胶9灌封,起绝缘、防潮、防震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红兵,未经陆红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54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