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电缆剥线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7099.0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50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徐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安费诺福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H02G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3164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电缆 剥线刀 | ||
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电缆剥线刀,用于同轴电缆接口的剥线操作。
背景技术
一种用于通信、网络等领域中,接连设备接口的同轴电缆线在安装或维修过程中, 常需要进行电缆线切割和剥线操作;但是,目前由于没有专用的电缆剥线工具,因此这 种剥线大多采用的锯子锯、刀子割等不规范的方法,操作费力,而且剥线长度难以控制 ,剥线时往往受力不均衡,造成电缆铜管严重变形,切口带有很多毛刺,外观差,而且 使同轴电缆的接口的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省力的同轴电缆剥线刀,切口整齐美观以 提高电缆的剥线质量和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剥线刀包含上刀座、下刀座、小刀片、大刀片,所述上、下刀 座的一端铰接相连,另一端可绕铰轴开、合,所述上、下刀座的工作面上分别开有电缆 槽,所述小刀片、大刀片分别固定在上刀座电缆槽的前后两侧;上、下刀座之间连有回 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还包含以下特征:
所述大、小刀片为梯形结构。
小刀片内侧垫有可调节大、小刀片间距的垫片。
下刀座的底面装有胀口器,胀口器设有中心凸柱和边缘小锥体,用于修复剥线切口 所产生的变形或毛刺。
针对同轴波纹电缆的剥线,下刀座的电缆槽内设有波纹槽,便于对波纹电缆的凹凸 定位,限制电缆在剥线槽内偏移。
电缆剥线时,将同轴波纹电缆待剥线的一端放入下刀座的电缆槽内,随后用力压紧 上下刀座并同时绕电缆旋转切割,位于电缆外端的大刀片大刀片割断外层绝缘体后深入 内层,割断内层铜皮,小刀片只割断电缆线外层绝缘体。然后放松刀座,弹簧自动回位, 上、下座自动打开,取出电缆,绝缘层和铜皮即可放便地剥离。
本电缆剥线刀操作简单,剥线受力均匀,断面基本无变形和毛刺,切口整齐美观, 质量有保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1)、图1(2)分别为小刀片、大刀片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剥线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左视方向的立体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1为上刀座;2为下刀座;3为梯形小刀片;4为梯形大刀片;5为回位弹簧; 6为胀口器,6-1为胀口器中心凸柱,6-2为胀口器边缘小锥体;7为铰轴;8为电缆槽; 9为上刀座销轴、10为下刀座销轴;11为螺钉;12为垫片,13为波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剥线刀的上、下刀座1、2的一端以铰轴7铰接 相连,另一端可绕铰轴7开、合,上、下刀座的开合面上开有电缆槽8,小刀片3、大 刀片4分别通过螺钉11安装在上刀座1的前后两侧;下刀座2的底部装有胀口器6,它 设有中心凸柱6-1和边缘小锥体6-2。小刀片1、小刀片3为梯形结构[见图1(1)和图 1(2)];如图3,上、下刀座1、2之间连有回位弹簧5,回位弹簧5两端分别连接在 上刀座的销轴9和下刀座2的销轴10上。图4所示:梯形小刀片3内侧设有垫片12, 上刀座1留有调节距d1,可以根据同轴电缆所需接口的长短,通过调节垫片12的厚度 来调节大、小刀片间的间距d,由此可改变同轴电缆的剥线长度。无外力情况下,因弹 簧5的收缩作用,上刀座1和下刀座2处于张开的状态。
同轴波纹电缆剥线操作时,将电缆线放入本剥线刀的的电缆槽8内,使电缆线末 端位于大刀片4一侧;随后用力压紧上、下刀座,弹簧5被拉伸,上、下刀座闭合过程 中,电缆线被夹紧在上、下刀座之间,大刀片首先切入电缆线,继续握紧刀座并逆时针 旋转剥线刀,使刀片绕电缆旋转,大刀片割断外层绝缘体后并继续深入电缆线内层,此 时小刀片才抵达电缆的外层,大、小刀片同时切割,小刀片3割断电缆线外层绝缘体, 大刀片4割断电缆线的内层铜皮。切割完,放松刀座,弹簧5 自动回位,上、下座打 开,将电缆取出,铜皮和绝缘层即可放便地剥离,用胀口器6的小凸柱6-1插入电缆铜 管并旋转,边缘小锥体6-2即对剥线切口所产生的变形或毛刺修复。
本剥线刀特别适合于7/8″型;1/2″型;3/8″型;11/4″型以及15/8″型等同轴波 纹电缆的剥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安费诺福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安费诺福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70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